第六卷 你只是如果,他以为是结果 第566~567节 一刻不得闲的任命

因为象青年这样不足1寸尘缘,本身却智商高、学识丰富,又有大量工作经验的,一旦尘缘补足1寸,潜力就得到释放。

所谓的潜力,就是技能值,比如那六位村老,未汉化前就拥有一定的学识,也在部族中担任职务,拥有颇为丰富的治理经验。

汉化后,他们又因尘缘达到2寸,管理等级都过百,而学识虽不能转化为技能点,却让他们对诸夏文更加精通。

凉城建立时,所有被纳入其中的人,都自动获得户籍,然后需要前往汉阙获取户本,类似越国铁牌的物品。

就算没有获取户本,也依然是凉城的平民,而那些没有户籍的,则就不被汉阙纳入“平民”范围,这此也就成为俗称的“野民”。

平民是一个统称,它内部却有国民、城民、庶民、流民等等区分。

当前凉城户籍的基本上都有产业的庶民,叫“熟鶖”的青年就是“庶民”,家里拥有一些耕田,但他不想种田。

“熟鶖”的求职之路颇为坎坷,没遇到赵君宗前,由于凉城内的动荡,遭到数次的殴打,徘徊在汉阙广场,求见贵人则依然遭至殴打。

县尹并不是一县之长,凉城全境的平民都是曼达人,曼达人自称森林与水的子民,擅长的是渔猎,农耕是不存在的。

县尹是汉音译,在曼达语中是“森林巡罗者”的意思,也就是“熟鶖”其实是个“护林员”。

曼达人是自称森林与水的子民,“护林员”的社会地位自然很高。

赵君宗没有权限查看“熟鶖”的户籍信息,他就出1圆让熟鶖将户籍转到珠曼堡,随后就有权限查。

所有人的履历都会被汉阙进行评定,平民阶层依然是平民阶层,贵族阶层依然是贵族阶层,只是每个阶层都有各自的阶级。

但汉阙不会给出评价,“熟鶖”潜力再好,也不会有“人才、奇才”之类的评价,是不是人才,需要查阅户籍者自己判断。

赵君宗其实知道“熟鶖”是人才,因为他是汉王,这个隐藏身份会“主动”吸引人才的投附,反汉势力判断汉王的方式,就是看哪位诸侯王麾下是否人才济济。

也就是说,不管以何种方式,只要是“主动”前来投附的,不存庸才,全都是“人才”,只不过“人才”的品性也都各有特色。

六个村老不是主动投附,但也不能说就是庸才,毕竟,只有无“主”的人才,才会前来投附,有“主”的人才都是颇为忠诚的。

“熟鶖”的尘缘寸数是0.17寸,需要投入8.3万圆才能增涨至1寸,赵君宗还有15万圆,他倒是没有怎么犹豫的投资了。

汉笏:熟鶖。

等级:0。

下一级:010.000。

原色力:1010。

尘缘:1寸。

行政:管理210、统御170、魅力147。

从业:侦察165、医术371。

尽管知道“熟鶖”是人才,赵君宗却也是没有料到,其技能等级会这么高,而技能值明显是突破了上限公式。

技能等级上限公式,等级尘缘寸数乘以10。

以“熟鶖”为例,他当前是0级,尘缘1寸,那就是01乘以1010,他每个技能的等级上限就是10。

每个具有潜力的人,都有无视技能等级上限的一次机会,但不代表会继续无视公式。

也就是“熟鶖”的技能等级,在尘缘没有增涨到匹配值时,无法通过“实践”获得数值增涨。

意味着“熟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技能等级一直不变,若是遭到重创,一定概率技能等级会下降。

赵君宗与那些重置的上祇,都没有无视技能等级上限公式的机会,一切都要从零开始。

他37级7寸尘缘,再乘以10,技能等级上限就是107。

但技能等级上限公式,也并非无法“破解”,上限是指单一技能,若是永久放弃一些技能,则放弃的技能等级上限,就空余出来。

举例,赵君宗的跑动等级上限是107,他永久放弃双手技能,跑动等级上限就是214,继续永久放弃的话,则就能继续增涨。

若是他等级、尘缘继续提升,那些永久放弃的技能等级上限,则也会随之增加到指定的技能上。

另外一种无视上限的方式,就是兵备的技能值属性,这是不计算在内的,而兵备也有增涨技能等级上限的属性。

技能全面掌控的人极其稀少,绝大部分汉修都是有自己的修炼路线,而加入军事机构的汉修,基本上是没有“修炼”选择权的。

捡了个人才的赵君宗倒也没有多兴奋,他愿意投入8.3万圆,主要还是“懒”,而“熟鶖”当前的技能等级,足够帮他处理各项杂务。

只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一道“调令”,打断他还没有开启“甩手掌柜”的生活,越国居然是君王集权,这是他不知道的。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就是君王集权。

所谓的封邑,都只是暂时的,越国内阁了解凉城之事后,也就派人接管凉城全境。

“调令”也不是只说调往哪里之事,赵君宗“守土有功、管理有功”,从伍十夫长升为伍百夫长,就地招募越国汉兵,相关补给则从凉城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