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邓家兄妹二人并不聚会,邓绥自惭自己连累了家人,又恨自己选中的刘祜是这种人,十分惭愧,对光武帝也无言以对,干脆不去跟他们探讨经学,听了吕后的建议。每天坐在家里磨剑,和帝镇中的前辈们学剑。气的连书都不读了,除了地府的阴律之外,剩下的一律不看。
像妇好求教过,妇好没有什么练武的建议,这位商王后属于极有天赋又有家传的人,没有从零基础学起的记忆。
扶苏刘盈有时候把张嫣拽出来练练射箭,总觉得年年闭关静修会让力气变小。这时候邓绥就过来跟着学一会,扶苏也不吝教她。
毕竟这个女人已经定下来要被举荐上去。
春秋时期除了世卿世禄,就是被王公大臣和各地官员举荐百姓给诸侯,有能耐的也可以自荐或先给自己扬名。到了汉朝时用的察举制与征辟制,除了家传的当官之外,就是被举荐成孝廉或秀才。地府则不同,因为人太多了不好找谁是人才,就开了考试当上判官的途径,总共三场考试,第一场是赋论,简述一下自己人生理论和职业目标。第二场是考对《阴律》背的如何,基本上都是填空题。第三场则猛了,直接是给十个案子,看实际操作。
受阎君钦点的人可以直接进入第三场考试,判官举荐的人则可以直接二三场连考。当年始皇自荐去当判官,就直接上手判处了十个案子,迅速转正。
学习就要敏而好学,不懂就问。
刘启和刘彻游戏般的比剑时,邓绥也循声过去,站在旁边仔细观察。
回去之后默默的练习。
许平君问她:“你这样努力练武,打算出去当差么?”当校尉需要有武力基础。
邓绥点了点头,趁机问:“在镇长面前多有不便,能否请宣帝教我?”她自从知道镇长和惠帝是那种关系之后,就努力在二人面前避嫌,毕竟这俩人都是男的,都得注意男女大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