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就开始探讨,怎么现在人才那么多呢,不论是谁,只要算是一方诸侯,州牧也罢郡守也罢,手里总能捏着一把谋臣,一个个都能出好主意。过去没见过朝堂上有这么多人才。
聊了半天,从桓灵二帝用宦官压制大臣,一直说到董卓对大臣不是压制,是直接咔嚓,王允也差不太多。就算有谋臣,也不敢说什么。再往后,群雄逐鹿,大大小小的人才都有了崭露头角的机会,原先不乱,对谋臣没什么需求。
孙策看这些鬼差虽然长得一模一样,但神态举止都不一样,身上戴的配饰也略有差别。
七天过后,到了地府报道时,他差点把这些人的真名实姓都聊出来了,换句话说,除了姓名之外,家住在哪里,生前以何为生,学什么书,现在家里还有什么人……都知道了。
孙策这个人,治理江东地区用人得当,不苛刻也不暴虐,虽然打仗了,但是地府早有规定,战场上发生的事不入罪,毕竟打仗是不可避免的。
战争之外对士兵的管理、对百姓的治理才是审判的关键,总的来说……不用下地狱,可以在地府闲逛了。
判官趴在桌子上问:“愿意在地府做官吗?”
孙策婉拒:“我刚死,心神不宁。”不不不,我知道你们忙的可惨可惨了,这种没有意义,呃,也不能说是没有意义,是不能给自己开创家业,我图什么啊。
判官又说:“你允文允武,校尉也做的,判官也做的,没兴趣当我的同僚吗?”
孙策:“容我三思。”咦,地府不会强征鬼魂当差吧。
判官并不强求于此,惋惜的和他告别:“地府的生活很无聊,想来当差就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