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页

“谁规定的托孤大臣非要墨守成规的谋权篡位?”

“我素来待人以诚,人亦以诚报我!你们什么都不知道,妄下定论,言之凿凿,难道就不觉得羞耻吗?”

皇帝们:打脸了!

你咋就不谋反呢!

反正蜀汉偏安一隅也坚持不了多久,除非魏吴两国皇帝都突然变傻。

诸葛亮还有些迷茫:这又是什么情况?

第115章 一章(虫)

刘备现在这叫一个开心,表面上只是扬眉吐气, 舒展了心神, 把那些最坚定、信心满满的说‘我的大司马大将军谋反了, 你的丞相也一定会谋反’的皇帝都抓出来,贯在地上。他内心的小人简直要叉腰狂笑了, 表面上不好表现的太张狂傲慢,只是把皇帝们劈头盖脸的鄙视了一遍,义正辞严理直气壮, 那铁一样的事实把之前那些话都还回去。

这些年大部分皇帝们斩钉截铁的跟他说, 托孤老臣一定会谋反, 只要谈起诸葛亮,大部分都说这话, 只有镇长夫夫和三个小孩子从来不说这种话, 有道是三人成虎, 刘备听的时间长了, 很不痛快。

这些年他的心里也有压力,可是不能和他们一起怀疑, 除非证据摆在眼前, 否则就得和他们硬扛。现在扛了这么多年, 只要他们说诸葛丞相要谋反, 刘备就坚定的反驳, 坚决的相信他——这不只是君臣情谊,还有自己的尊严。

幸好盖棺定论的结局证明了刘备没有信错人,而诸葛亮也始终没有变。

诸葛亮有点惊着了, 他追随主公多年,很少见他这般激动,等主公滔滔不绝的话告一段落,这才请教:“主公,难道在地府还有人进谗言,挑拨你我君臣之义么?”

他又不傻!这里是帝镇,主公从里面揪出来的人耳朵虽然不大,却都有皇帝级别的傲慢——一群皇帝住在一起没有消弭任何一个人的傲慢——虽然穿了粗绸衣裳,身上的玉佩短刀却都是宫廷之物,显然都是皇帝。主公的话说的清清楚楚,这些皇帝不仅无凭无据的怀疑自己,还和主公说了许多坏话,能让主公动怒,想必在这些年间说了许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