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躺在苹果树下吃桃:“对身边看得见的人好,对看不见的百姓当是牛马和仓库。”
杨广怒视这不知道哪儿来的贫穷老头。正欲发作,看爹妈满脸的理所当然,就忍了下去。“打仗不怪我。吐谷浑不臣,高句丽反叛。河东谋反,我不打他们,皇帝的威严何在?”
刘邦抖腿:“要威严干什么?在宫里还不够威严?”
刘恒淡定的拧了拧洗干净的衣服,闻了闻,酱味淡多了,拿起来搭在架子上:“要有耐心啊。”我当年被匈奴欺负成什么样了。
刘启:“我这脾气都忍了,你咋地?像你这样,七国之乱就亡国了。”主动打过去是不对的,使阴招,对方打过来更容易赢……当然我也没想让他们打过来。
刘秀:“各地叛乱?就好像谁没经历过似得。你就说,把我们高祖,文帝景帝换过去,能少不少事。再一点,皇帝御驾亲征纯属添乱。”皇帝出门很费钱的,当皇帝的才得仔细算账。
刘备仰天长叹:“当年我也该忍住。”
孙权呵呵冷笑:“好妹夫。”
忍辱求全,以图后继的皇帝不是一个两个。简略的来说,要脸干什么?我们要的是长久的胜利!
杨坚继续给儿子分析他的错误,他是不用坐车坐船赶路,士卒要徒步从高句丽处走回去打杨玄感,还能打赢,说明当时还不错。士卒嘛,赶路快些,缺乏食水都容易哗变,当时还能支持大军调动,说明各地还有一点余粮,军心也还在。及时收手安定后方还来得及——安定后方的意思不是把谋反和沦为贼寇的人都杀掉!
独孤伽罗攥着拳头锤他:“我们俩当年治国时,你死哪儿去了?半点没看见吗?宵衣旰食,朝乾夕惕,才有太平盛世!你这败家子!那罗延揍他!”你娘舍不得花的钱,你全都花光了!
杨坚出身武将世家,善于骑射,亲手杀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