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幼院占地面积很大,名义上是院,实际上比一个城镇不小,住的人非常多。
流产的胎儿会稽留在父母身边,大部分情况是谁决定流产就缠着谁,也做不了什么,只能等待对方死去。那些出生后夭折的婴孩也不少,有些迷迷糊糊的就去投胎了,不想投胎又找不到家人的,就暂时送到家人身边,若是家人不收留或是没有家人的,七岁以下的,都归慈幼院抚养。教读书写字自力更生,有不少小孩因为厌恶考试宁愿去投胎,但也出过不少神童,也给地府提供了许多优秀的人才。
李承乾和李元吉的幼子七个人都在这里,男女有别,但他们也和其他的小男孩一样,对一墙之隔的女院里,来的那个武皇后的长女很好奇,每天认真爬墙,可惜这墙的设定就是永远翻不过去。
死下来的公主皇子其实很多,在慈幼院里虽然稀少,还不至于稀奇。但这个躺在襁褓里吐泡泡的小女婴不一样,她可是武昭仪、武皇后的长女,而且每年生日忌日新年都有大量祭祀。
管理慈幼院的人很快就发现不对劲,虽然没有人虐待她,但围绕着她的是很多的窃窃私语,还有异样的探究的眼神,似乎整个慈幼院里几十万上百万人都好奇她。不用想也知道,这不利于小婴孩的成长,但是又没地方把人送过去,这小婴孩的祖父母、曾祖父母都在帝镇中,别的灵魂不能进去。叔叔姑姑虽然不少,却都不方便。
只好加强一波对阎君的宣传,把小屁孩们集体带去遥拜阎君的巍巍高山、雄壮宫殿,教育他们说人间的皇权富贵只是过眼云烟,只有阎君永世长存,与天地不老,与日月同辉,圣德昭昭。
小孩们:“对对对。那她长啥样?”“她是不是有好多好多好多的甜饼吃?”“她特好看吧?她娘就特别好看。”
慈幼院的小孩从小就知道只有阎君最厉害,人间的皇帝死得很快还不是都聪明——尤其是考历史的时候,对皇帝没有半点好感,恨他们做那么多事要人背诵。
……
执政时间长了,就知道是什么脾气秉性。
大多是皇帝把工作推给大臣,或是权臣把皇帝架空,这次则不同,李治看起来病弱,新鬼们却说他架空了大臣们。
先帝太宗有什么事,要和群臣商议,招贤纳谏,博采众长。
李治不太愿意这么干,大权独揽,还有点独断专行。显而易见的,他厌恶有别人违抗他的命令,或是以各种理由提出反对,即便是舅舅或托孤老臣,凶悍坚定的反对他,那也生厌恶。
李世民收集资料总结了很久,和他生前看的差不多,治国治理的还不错,也不奢淫骄纵,也不施行严刑峻法,只是缺乏容人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