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效就是韦后拎出来一个寂寂无名的、李显的儿子当了皇帝。
李显自己都记不清楚。
李渊:“我早说了,武氏遗祸不浅。就你心大。”
第246章 拜寿+迂回(小修)
“陛下真是心胸宽广。”长孙无病摸着画像上的猫,叹了口气。自己画的十几只猫, 绢本设色, 都是以前养过的, 狮子猫威风禀禀,橘猫金光灿灿, 玄猫辟邪纳祥,长毛三花猫跃在半空中。
猫这种东西,画的胖点瘦点、长点短点, 看着都很真。
李世民翻阅着道德经, 他看了几十年, 书是很好,没看懂这东西为什么能让年轻的鬼飘起来, 也不知道到底是少年夭折或老而无为容易修炼, 还是书的不同。把书放下:“你也受委屈了。”
长孙无病:“是啊, 我的猫和你的鹰都走了。陪葬的儿女大臣没有一个来到身边。”
“我说的不是这个。你能容许武曌留在雉奴身边, 也不曾当面斥责她,真是心胸宽大, 我想”
“我心里一点都不难受。”长孙无病说的当然不是实话:“我若强求雉奴和他一刀两断, 雉奴会听话, 然后再悄悄的藕断丝连, 趁夜色悄悄往来, 徒添烦恼,让对门看了笑话。以往他辩解的那些事,也都白说了。”要分清楚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主要矛盾就是帝镇中几大阵营都在等着看笑话——这是对当权者与生俱来的恶意,次要矛盾是这个儿媳妇不令人满意,也勉强能凑合,能干肯干总好过废物。
长孙皇后素来与人为善,一团和气,就连在武德年间和后宫嫔妃和太子妃等人也能保持和睦相处,她有一个原则,对于自己家的人,该杀的可以杀,但尽量不要吵架,更别让对方感到不安,那样氛围不好。一时的争强好胜、口舌之快没什么用处,高祖的嫔妃多次在她面前耀武耀威,她都不曾动怒,不只是为了丈夫的大业而隐忍,乃是天性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