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0页

这两个问题其实都很简单,人间佛教大兴是因为上到皇帝、王侯将相,下到黎民百姓都争相布施供养,为来生求福,死后就是来生。还有一个,和尚可以免赋税劳役,和尚的家人也可以,有些地方的人为了合法避税,如果生了三个儿子,必然把其中一个送去当和尚或当道士,具体是什么,看当时谁更火。阴间卡死了赋税和劳役两条,虽然又几次小小的暴力抗争,但很快就平息了。

如果是这么简单的事,不值得一谈,还可以往深处挖掘。

李豫沉吟良久:“早些年,人们寄希望于清官侠士,到后来,清官难觅,侠士无踪,万般无奈祈求因果报应。”有文化的人说天命,没文化的说因果报应。

实不相瞒,他当年在弟弟死后,也天天等着张皇后遭报应,后来瞅准机会,来了一套百因必有果,你的报应就是我!

众人纷纷点头。

另一个话题更大,国家富强→大兴寺庙→剃度僧尼→增加庙产→国家缴税土地和劳动力减少。

国家贫弱→赋税繁多→出家避税→和尚增加→国家劳动力减少。

皇帝和大臣们陷入沉思,为什么不论如何都是国家劳动力和税收减少?

我们怎么就这么吃亏?怎么只有我们吃亏?还能不能好了?

太史令说起另一个原因:“说起当年,齐明帝萧鸾。”不知道他怎么能算是明帝。“延兴建武中,每一行事,辄先烧香火,呜咽涕泣,众以此知其夜当相杀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