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开始谈论宋朝的问题,又又又把秦朝拿出来对比优劣。
始皇自己也知道,如果能从来,他能做的更加完美。
柳宗元是唐朝人,写封建论主要批判的就是藩镇制度,看到宋朝的新制度,乍一看好像还不错,具体的得往后看。他还提到一个关于父子相承的问题:继世而理者,上果贤乎,下果不肖乎?
约等于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大批以书法和诗词名垂青史的人,更主要的身份是高官贤臣,现在都自发加入了这个研究小组。
组内自发的分成两组,一派去做判官,在查看人们生前善恶时能看到行动区域、以及在宋朝官方体制架构上看不到的细节——如何牟利的细节,还可以单独的、深入询问。另一派去做了鬼差,在人间深入基层探访。两组交互资料。
顺便评价了一下地府的制度,虽然是法治,但法律的更换速度略慢,不体察人间的无奈,而且这个法治建立在大量过度劳累的判官、鬼差的基础上,重复繁琐的项目略多,依然是集权。
目前为止最符合这帮挑剔鬼的东西呢,是墨翟始终没研究出来的那个机器。‘把鬼魂塞进去,机器依据阴律自动写出审判结果’,墨翟自己都放弃了。
阎君们看着柳宗元等人少量但精品的成果,纷纷感慨:“和我们想的差不多,但是更清楚。”
“难怪突然有那么多名流日子都没到,就来当判官。”大部分人都是先玩几十年,等到劳役或该去投胎时才临时抱佛脚来入仕,少部分人直接去投胎。
“我想赏赐他们。”
“唔。他们这是出于探究精神,而非邀功请赏。不如刻印成册,正式收入藏书楼?”
“我觉得可以。以后每一个新的朝代,他们都能这样深入研究讨论,倒是省事。”
赵普和寇准对此非常不满:“他们没有在宋朝生活过,也不知道五代十国之后,百废待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