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彻可听够了这些幽怨缠绵的歌,让他想起那些受冷落的姬妾,见到皇帝不笑脸相迎,还要埋怨,幽怨,酸其他受宠的妃子,还想要皇帝给长久的宠爱,烦人。如果漂亮又令人舒服,自然会得宠。大臣们也是一样。他拖延了二十多年,还是亲自写了一篇文章,训斥那些重文轻武,把状元及第看的比开疆扩土还重要的人,指出:优秀武将比文官稀有、罕见、有价值,那些最优秀的丞相和你们这些庸庸碌碌只会抱怨的文人是天壤之别,别往自己脸上贴金。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你们这些鸿毛。少拿李广难封侯感慨自己,他是有才华缺时运,你们没有才华。
亲自去交给刘秀:“贴在太学。”
刘秀起身迎接:“武帝您来得正好。为了刹住这股歪风邪气,我特意请了两位教头,从赵光义践祚的第一年开始,到现在为止,所有宋朝的鬼,不习武不得毕业。三十年未能毕业的鬼被退学,永不再录。唔,生前殉国的除外。”
太学现在快要改成武校了。就算极力推儒家的刘秀,也没打算把武将贬低到极点,防备是一回事,价值是另一回事。
赵充国:“是我。”
李勣:“和我。”
当然不是亲自教,基本上不用干什么,每天就看一看就行,没指望这帮人能练到禁军的水准。
单纯练武也不能让他们有禁军水准,这只是汉光武帝跟人辩论获胜之后,宋朝的士人郁郁不平,不肯接受武将比文官重要这件事,而这位太学祭酒,也在教授们的撺弄下,开始这样立场鲜明的考核标准。
教授们基本上生前都是文武双全且练兵屯田收税判案各方面全能,少部分体能不行的人,在死后漫长的岁月里也补足了。教书育人只是爱好,日常提高自己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才是重点,就看不惯这帮鼠目寸光且抱团叫嚣的文人。
柴绍慢慢悠悠的喝着茶:“写得好。”
魏征嗤的一笑,他对汉武帝并无好感,说起话来也很不客气:“汉武帝认为这些人能顺从?被人讥讽的皇帝之中,首当其冲是你。”然后就是唐太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