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阎君直接问:“你知道是谁主使的这件事吗?”
武曌一怔,怒极反笑:“阎君以为是我安排此事?倘若是我亲自安排,那炮击翰林院绝不会发生在今时今日。必然在他们的集会之处人赃并获。”我的手段比这高妙的多,绝不会授人口实。
“不要顾左右而言他。”李世民皱眉道:“只是问你有没有相应的猜测。你那里人来人往,时常谈论地府中的豪强。”
地府也有豪强,不是人间那种犯法也没人敢抓的恶霸,但同样很有钱,格外的仗义疏财又文武兼备,兰陵王高长恭和皇帝们的老岳父独孤信就属于这种人,严格规定了周围人禁止公然围观他们俩,附近的人也都自然而然的服从命令。
武曌沉吟片刻,下意识的怀疑杨坚:“与我往来之人都谈论诗文,很少议论政治,更不要提火器等物。”她自己很关注军事这方面的事,和懂军事的人谈论军事。
“此事干系重大,请阎君下令彻查,找到祸首明正典刑。”
钓鱼钓了快十年,蠢鱼儿终于要来一波巨大的上钩了。对面不需要有人推波助澜,本来就这么好管闲事。是谁在其中捣乱呢?我钓这理学,是为了表明他们必须被管制,翰林院只是第一步。这悄无声息的参与其中的人,肯定也是为谋私利,他的目的是什么?伪造一个我嫁祸于人的场景,想要夺取翰林院。
阎君们翻了翻人员名单,找了个和唐朝没瓜葛的人去追查此事——去吧张汤、庞籍和包拯。看了这么多年的包公案,他竟从未负责查案。
当前有人使用火炮攻击翰林院,那就说明这件事绝非群体自发的行动。
武曌佯装要出去批判这些人:“理学无度,无度则不足以慰谕公卿,戒约臣下。他们这些愿意为理学抛头颅洒热血的人中,还只有六百个是真理学,这理学究竟有多大用处,能管好多少人,清清楚楚。我出去给他们讲讲道理,叫他们休做人人自律天下大同的痴心妄想。”
事情有点棘手。她本来以为这些道德上细微的瑕疵不会浮现出来,特意去问了几个判官,再三确定了他们能查看的范围。本来和方士炼丹一样,谁也不知道其中真假,全靠个人吹嘘。对于理学徒众是否切实做到了程朱的标准,她可以随意指摘,谁都拿不出切实证据来证明他们是否做到了。结果现在能称量出真伪,真是令人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