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8页

他是真虔诚, 陈霸先则是又虔诚又想以此立身, 其他人则是为了抑制每天都想砍死儿子的冲动、打发无聊的时光、孤单太可怕等种种原因。

当生活无聊时,一些细小琐碎的问题也能引发大型矛盾, 更何况有些事情是理论和立场之争。

为了创收(获得土地人口)和增加劳动力, 展开世上第一次灭佛行动的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对子孙后代浪费钱财在石头洞窟上, 非常不满, 死后竟然不抱团对抗外界, 挣钱自家战斗力,时常沉迷于做法事等劳累自己、徒耗时光的无趣生活中,感到万分不满。

拓跋焘刚来到这里时, 就认为庙宇应该被拆毁,倒不是现在的寺庙劳民伤财,占据了属于他的财富,他更喜欢道教,并且觉得这些人必然仇视自己。

对于文成帝拓跋濬、献文帝拓跋弘、孝文帝元宏、宣武帝元恪、孝明帝元诩等人忤逆不孝且背叛祖上的行为大为愤怒,听了他们的解释,知道生前是为了求福和寿,死后是去打发时间。

但能不能不去?不能。

其他人本来在一起探讨从战车到骑兵的过程,战车部分听秦始皇讲,他虽然在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后,但秦军是骑兵+以战车为单位的小队+弩兵。

刘邦也挺喜欢听秦始皇讲他当年秦王扫六合的故事,民间议论纷纷,就说他是暴君,如何成为暴君把六国的珍宝和小美人都抢来还是很有意思的。

地中间摆着一艘大船的模型,人们都喜欢大船。

聊的时间长了,又以匈奴为假想敌,探讨最佳的作战方案是什么。

刘彻开玩笑道:“或许应该送些和尚给匈奴,倒可以不费吹灰之力,你看如今。”

众人哈哈哈哈的大笑起来。

倒不是信了会变傻,只是会消磨战斗力和进取心,从开疆扩土,改为看破放下,这就很惨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