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一向亲近仰慕那位,你们说,那位有没有可能成为皇后。”

有一位大臣大胆地进行了假设,为大家提供了一条猜忌新思路。

满堂哗然。

岳飞差一点被酒呛到。

这就是文臣的想象力吗?

今天真是见识到了。

岳飞是觉得说这话的人简直是脑子进水了,将心比心,以那位的身份和实力,什么目的值得她这么迂回,得是多想不开去给皇帝做老婆啊?

图皇帝有钱?还是图皇帝以后小老婆多?

自己独自美丽不好吗?

但脑子进水这种病似乎具有传染性。

“我记得岳侄女不光生的秀丽,而且知书达理,聪敏机智,又和陛下年纪相仿,我想陛下应该会很愿意同岳元帅结亲的。”

丞相的话让所有人茅塞顿开,对呀!岳元帅位高权重,如果他想让女儿做皇后,皇帝出于政治考虑很有可能会妥协。

众人用一种‘为了不让那位得逞,只能靠岳将军你了’的眼神看着岳飞。

岳飞没反驳也没说同意,然后很多人都以为他是默认了,顿时觉得解决了一件大事,又开心地开始吃吃喝喝岳飞尬笑了一晚上,没再说话,生怕一张嘴就口吐芬芳了。

一个个嘴叭叭地,合着不是自己家闺女不心疼是吧?

离开丞相府的时候,岳飞冷笑,转脸就进宫面圣了。

岳飞对皇帝说,自己姑娘马上快要到嫁人的年纪了,他生怕自己姑娘所托非人,所以请皇上写一道圣旨,要求对方不能纳妾,如果纳妾,就视为主动和离,岳家有权利带姑娘回家。

岳家姑娘是皇后的候选人之一,岳飞这么一说,赵昚怎么看不出来这是岳飞变相表达弃权的意思呢。

赵晊大方地写了圣旨交给了他。

岳飞临走之前,赵晊提起了丞相的宴会。

“当时在场的诸位对皇后的人选都十分关注,可能是关心则乱,所以难免有些不太现实,过于大胆的猜测和忧虑。”

岳飞的话中‘不太现实’、‘过于大胆’的关键词让赵昚陷入了深思。

也许之前皇帝可能想不太明白,但是自从大臣被迫同意女子入学,参加科举的政策之后,朝臣们对拾音的忌惮便成倍地增加。

而女学开课之后,很多大臣都以一种非暴力不合作的态度,限制家中女眷入学,最后还是皇帝下旨让公主们作为表率入学,又在朝堂上几番敲打,这些人没办法了才送孩子入学。

只是心里肯定还是不服气。

前段日子,御史台言官的弹劾奏折堆得和小山一样,明里暗里都在说拾音有祸乱朝纲的意图。

再结合岳飞的话,赵晊怎么还能不明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