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案破获,实在是解决了我心头一大患,我今日请两位吃饭,你们千万不要推辞。”

杨戬欣然同意了县令的要求,同县令一起回到了家里。

“我看这县令是想招揽你,你答应去他家里,难道是想留在此地做衙役吗?”拾音笑着调侃杨戬。

杨戬无奈摇头解释道:“我是对那所谓的国师好奇。”

这县令请两人吃饭醉翁之意不在酒,杨戬同样也是。

杨戬记得清楚,本朝立朝以来就没有册封过国师,这突然冒出来一个,他直觉不太对劲。

国师虽不一定有实权,但依旧是朝廷大臣,寻常人家打听不到消息,而县令似乎和国师有隙,或许能从他嘴里打听到不少有用消息。

县令虽然杀伐果断,但是骨子里藏着文人风骨,谈吐间都是家国大事,而杨戬本身也是饱读诗书,文采斐然,县令同他越聊越觉得投机,酒过三巡后恨不得引对方为知己。

此时杨戬再问国师的事,县令毫不犹豫就打开了话匣子。

“说起这位国师,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县令痛饮一杯酒,恨恨地说:“那就是‘贼’。”

“自从三十年前,那人突然出现,献给了陛下一枚丹药,之后就越来越受陛下宠信,不久便得封国师,他成为国师之后,陛下越发沉迷炼丹之道,将朝政全都交给国师处理。”

说到这里县令叹了一口气:“朝中进谏,劝陛下勤政,陛下不仅不采纳,还贬谪了那些上奏的大臣。”

“前几年太子带领大臣参了国师‘把持朝政’,反而被陛下狠狠训斥,太子伤心之下得了病,没过多久竟薨了。”

先太子温厚聪慧,几乎是所有朝廷大臣认准的下一位君王,如今却英年早逝,都是因为那个蛊惑君心的国师。

说到这里,县令越发悲愤,放下酒杯骂道:“什么狗屁国师,根本就是个窃国之贼!”

说起县令,他本是上上届科举的探花,本该在翰林院或者中央任职,现在却在外地做一个小小县令,也是因为太子逝世后他觉得君王昏聩,朝廷黑暗,无奈之下只能远调地方求个清静。

杨戬问:“那国师既一手遮天,那你为什么还毫不犹豫地砍了那老婆子,难道不怕国师为自己爱妾出气吗?”

年轻的县令拍拍胸脯道:“来就来,我不怕,大不了就舍了这条命不要。”

“你依法办事,他如何能要你的性命?”

县令苦笑:“其实许多人心中都知道,太子之死有蹊跷,殿下那么年轻,身体一向都很好,怎么会突然就薨了,很可能是国师使了什么非常手段。”

“朝廷官员为此对国师多有畏惧,但我不怕!”

说完,已经一脸绯红喝得大醉的县令趴到了桌子上,嘴里嘟囔着:“我不怕!”

杨戬放下酒杯,依旧面如冠玉,脸上不见一丝红晕。

拾音手指轻点,在晕过去的县令身上花下了一道符咒,可保他不会受一些鬼祟手段所害。

“道友符咒之术竟也已至臻化境。”杨戬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