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个工厂,一个是信利电子厂的同行——德昌公司;另一个是岭峰纸业。
德昌公司的电子厂、岭峰纸业的造纸厂,都在埔边镇这边,距离燧人公司的总部还不远。
经过一番谈判,和德昌公司签下了污染处理费,价格是每年1200万;和岭峰纸业签下的价格,则是每年720万。
这个三个合同,就为燧人公司,每年带来4320万的收入。
黄修远看了合同后,也没有太在意,现在这些公司还不知道,等到2014年新环保法出台,加上官方要去落后产能,他们就明白燧人公司的重要性。
而高度依赖燧人公司处理污染的工厂,将不得不考虑燧人公司的态度,除非他们愿意痛下决心,自己搞独立自主的污染处理。
只是这样做,会明显得不偿失。
第一个问题,是一次性的设备支出巨大;第二个问题,是运行费用可能比燧人公司的收费还高;第三,则是污染物处理,可能达不到燧人公司的水平。
一旦控制工厂的污染处理,相当于捏住了工厂的肾脏,没有燧人公司,他们可能要直接领饭盒。
第四十二章 重点实验室
8月24日。
黄修远刚刚从贵竹岭工业园回总部。
同样忙得脚不沾地的林百杰,从外面走进来:“黄总,你回来刚好,我有两件事向你汇报一下。”
放下茶杯:“什么事?”
“中检已经办好了实验室的相关手续,今天上午就将证件送过来了。”
黄修远点了点头:“另一件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