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页

连基洛夫级都无所遁形,那他们的潜艇基本变成废物了,毕竟潜艇的依仗,就是隐蔽性,不能隐蔽的潜艇,连驱逐舰都不如。

接下来一个多星期,阮沙河等人又试探了几次,哪怕是从母港出发,都静悄悄的龟速前进,只要一进入公海,就会被驱逐舰立刻盯上。

仿佛有一只无形之眼,在暗中注视着他们的一举一动。

这种感觉让阮沙河等人非常恐惧,在这种幽闭环境下,加上那种可怕的压力,不少人甚至产生了严重的精神问题。

最后实在是没有办法,他们只能暂停潜艇巡航任务。

毕竟这种一出港口,就被人全程陪同的情况下,潜艇的战略威慑力基本为零,真的交手起来,就是几颗深水炸弹的事情。

眼看无力回天,他们也不浪费精力了,干脆将潜艇撤了回来。

另一边。

三支海洋垃圾清理船队,分成好几个方向,在南海各个海区捕捞着那些海洋垃圾。

东沙浅滩附近,除了一个刚刚吹填起来的新东沙岛之外,这里并没有其他岛屿。

负责清理该海区的一艘垃圾清理船,很快就发现了一些废弃的渔网、塑料瓶之类,船员熊宽启动打捞系统,将这些废弃物回收起来。

一旁的数据追踪员赵心悯,拿着一个特制的平板电脑,上面连接了清理船的卫星通信系统,可以获得仔细的反馈。

而清理船本身,也配备了顺风耳声呐系统,虽然是限制功能版本,只能探测周围50公里的海洋物品,但是这个系统也是为了清理海洋垃圾,专门设计出来的。

通过牺牲探测距离,获得更高的精度。

在赵心悯的平板上,可以清晰的看到附近50公里内,大大小小的漂浮物、潜水器、鱼类。

“大熊,西北10点35方向,450米左右,有一个废弃轮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