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页

至少分子—原子级别的材料,是没有办法扛住高能快中子的长期照射的,除非人类可以发明中子简并态材料,用简并态材料硬抗高能快中子。

可简并态材料需要的技术和理论,比可控核聚变还要难几个量级,给人类多一两百年时间,都不一定可以摸到简并态材料的入门门槛。

而现在,黄修远的突发奇想,给众人带来了另一条解决思路。

中子难以控制,那是因为它们不带电,很难被静电场、磁场控制,如果可以将中子转变成为质子,那就可以通过静电场或者磁场进行控制。

黄修远思考了一会,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我们需要验证这个方案。”

“我同意,如果阳电子真的可以将高能快中子转变成为质子,那可控核聚变真的指日可待了。”陈文东也跃跃欲试。

黄修远并没有着急着实验,而是封锁消息,然后让一众知情人,全部前往蜀省巴中市的核聚变研究基地。

紧接着又迅速安排了实验需要的大量设备,将这些设备物资,全部运输到巴中市。

前前后后,忙碌了四个多月。

直到10月21日,巴中的核聚变研究基地内,黄修远通过替身机器人来到这里。

而国内在核聚变领域的大牛们,也来到了现场,观摩这一次实验。

合肥等离子体研究所的李建刚院士、徐国盛博士,还有西南核能研究所的几个院士,都在现场小声的讨论着。

“修远,你认为成功率有多少?”李建刚院士谨慎的问道。

黄修远解释道:“只要阳电子的密度足够大,就算是高能快中子,也无法逃出这五指山,关键是代价问题。”

“那倒也是,如果输出功率小于输入功率,那就得不偿失了。”李院士点了点头,接着说道:“不过总是要尝试一下。”

面积达到4万平方米的实验室,布置了两台多重尾场加速器、一台8字型的磁场束缚器、一台中子源发生器,以及其他各种辅助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