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8页

燧人系的核工业,会随着汤谷一号的投入使用,变得越来越庞大。

万高峰团队有条不紊的测试着汤谷一号,汤谷一号整整运行了一个星期时间。

在此期间,他们发现了大大小小十几个问题。

当黄修远收到一份汤谷一号的初测报告时,时间已经来到了3月11日。

初测报告中,发现了14个问题,而万高峰团队也一一给出了解决方案,这些问题中,并没有什么不可解决的根本性难题。

毕竟黄修远解决了最核心的中子照射问题,万高峰又解决了托卡马克装置,无法复合阳电子流的问题。

这两个问题解决了,其他问题不过是小问题,可控核聚变的商业化量产,不过是时间和工程的问题。

黄修远看完了报告后,立刻批示汤谷基地,做好转移的准备,准备前往西澳的沙漠区,建立汤谷二号。

第五百七十一章 428c

就在汤谷一号完成初次实测后,在巴中的金乌一号,也在加速过程进度,同时通过内部交流,改进着金乌一号。

而国内的可控核聚变领域,受到汤谷一号成功试运行的鼓舞,终于不再像之前那样心里没底。

人类的科学技术发展,一个技术如果获得成功,那其他势力的研发速度,也会跟着提升。

当然,要做到模仿和吸取经验,也是需要有前置条件的。

比如工业基础、相关人才、获得确切的样品或者信息。

尽管诺亚会、露西亚等势力,通过中微子探测器,发现了漠北戈壁滩中的核实验基地,但他们并没有太重视,以为是一个核裂变反应堆的研发基地。

各大势力都是通过中微子探测器,来判断其他势力的核设施的,大家都在秘密做核研究,这种事情是一种半公开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