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内外都处于液体环境中,这让宇航员可以承受比较高的加速负荷。
10……9……0,发射!
金翅大鹏号运输机的主发动机,喷吐着淡红色火焰,推动运输机和运载火箭,一起飞向高空。
随着金翅大鹏号起飞。
王自强、长谷川等人便感到了强烈的背推感,不过这个加速度到没有超出人体的抗压极限。
金翅大鹏号的加速度负荷,经过调整后,目前在32~53g左右。
而脱离金翅大鹏号后的长11运载火箭,加速度也差不多,大概在35~55g左右。
经过一个多月适应性训练的游客们,还是可以承受负荷的。
反正飞船不需要游客操作,而负责飞船控制的宇航员,则配备了液压式宇航服,别说3~6g的负荷了,就算是30~60g的负荷,都可以轻松扛住。
这就是液压宇航服的强大之处。
当然,液压宇航服也不是没有缺点的,主要是成本和实用性的问题,宇航服本身的造价倒没有太高,关键是要保证液压宇航服的正常使用,必须对于宇航员进行一定的人体改造。
比如植入呼吸道阀门系统、消化道阀门系统,这需要半永久性的改造宇航员的身体。
这种方式只能应用在宇航员上,而普通游客自然不可能为了一次太空旅游,就专门去做一次人体改造。
不仅仅改造成本高昂,能不能接受这种改造,同样是一个大问题。
毕竟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接受人体改造的,除非这种改造可以恢复。
但是当前的人体改造技术,属于只能改造,却很难完全恢复的情况,宇航员经过专业训练,加上是军人为主,倒是可以接受这种改造,但普通人显然反应各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