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非常简单,因为大西洋赤道海域,不仅仅风急浪高,平均海水深度太深,又没有海岛,另外还有板块断裂带经过,大洋中脊又处于造陆阶段,地质并不稳定。
然后就是锡兰洋,这里同样不太适合,锡兰洋赤道海域的东段,和一条断裂带相邻;而锡兰洋赤道海域的西段,气候、洋流和社会条件复杂。
最后只剩下太平洋的赤道海域。
这个海域中,从180度经线到西经120度附近,各种条件都非常适合太空电梯的地面站建设。
特别是现在,由于太平洋是联邦的内海,比起大西洋和锡兰洋,更加容易保护和操作。
贝克岛是其中一个选址,而向东还有另一个选择,那就是贾维斯岛,还有莱恩群岛的海底山脉,如果采用填海造陆,也是可以作为地面站的。
在贝克岛设立太空电梯的地面站,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按照建木计划的总规划,贝克岛的地面站,将是一个占地面积30平方公里的巨大建筑物,建筑物高度为35公里,呈现金字塔布置,这也是当前建造材料的极限承压了
如果建筑物高度超过4公里,哪怕是采用各种纳米材料,除非底部全部都是实体填充物,不然没有办法建设。
35公里的高度,将卡在安全线以下。
之所以要建设占地面积如此大、高度如此高的地面站,主要是为了捆绑同步轨道空间站的拉扯力,相当于地面配重。
毕竟太空电梯不可能采用压式主体,只能采用拉式主体。
如果要采用压式结构,那就是类似于建造高楼的方式,从地面向上建设,上面已经说过了,当前的建筑物高度极限,是35~4公里。
这种材料条件下,明显不能使用压式结构。
如果真的有材料可以达到,那太空电梯就没有必要建造了,直接建造30~50公里高度的质量投射器即可。
因此太空电梯,只能采用拉式,就是利用同步轨道空间站拉扯缆绳,通过同步轨道的重量,将缆绳拉直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