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联邦也不会全面覆盖金星,至少不是用浮空城市覆盖,而是计划采用穹顶系统,覆盖金星表面。
而方丈岛的布置位置,就在金星的北极圈内,一方面建设方丈岛浮空城市,一方面在浮空城市下方,开始尝试建设穹顶系统。
金星的北极圈,和南极圈有些不一样。
根据探测数据显示,金星南极圈以低地为主,周围的高地面积不大。
而金星的北极圈,则刚好相反,北极点附近是一个半封闭的盆地,周围则环绕着密集的高地,金星的主要高原和最高峰,就在北极附近。
方丈岛浮空城市,就悬浮在北极盆地的上空,而计划建设的穹顶系统,将覆盖整个北极盆地。
建造北极盆地的穹顶系统,主要由支柱和保护层组成,穹顶系统的海拔高度为4公里。
周围刚好有一大圈高地,可以作为穹顶系统的外层连接在一起。
按照要求,为了保证足够支撑力了,支柱的形状,采用金字塔式的地基这一部分需要根据地形设计,通常金字塔地基,需要将高度建设到海拔3000米左右。
剩下的1000米距离,则是直柱型的立柱,这些立柱的半径为50米,材料为一体化的碳硅纳米材料。
而穹顶的保护层,除了骨架之外,还有高强度的硅烯复合薄膜。
如此浩大的工程,对于资源的消耗也是无比庞大的,根据航天部和工程部的估算方案。
如果要完全覆盖金星地表的低地部分,需要消耗金星大气层中80~90的二氧化碳,以及厚度137米、面积60万平方公里的硅酸盐和铝材。
这个消耗,就是目前蓝星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的几百倍。
而60万平方公里的137米厚度,就相当于将整个马达加斯加岛,平均挖掘了137米。
好在金星不需要考虑生态保护,不然这种开采方式,只会毁灭当地的生态系统。
这还是现在的材料技术,足以用比较少的材料,实现如此庞大的建筑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