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就包括一些收费的迷宫照片和经验谈,根据等级和内容的详细度来决定价格。虽然大家都知道每次能源石再生后,迷宫都会重置,所有陷阱机关都会与之前不同,但总体规则是不会变的。
组队合作迷宫不会变成单人迷宫、水迷宫不会变成火迷宫,阴影安全不会变成阳光安全——有了这个前提在,前辈探索者的经验就是有用的、值得借鉴和花钱购买的。
只是迷宫太多了,一个可容纳32万人类生存的城市,是由156个迷宫组成的。在没有重启生态坏境、进行规划之前,它们都是独立存在的。尤其是外层迷宫随机进入这个限制,导致没人能知道自己会被分配进入什么迷宫,买的资料再多,也未必一定用得上。
有句老话就很好的说明了这个问题:“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也不能两次踏进同一个外层迷宫。”
有人做过统计,只有2.37%的人,才出现过两次进入同规则外层迷宫的事。概率可说是非常的小了,这也导致外层迷宫的信息就不那么值钱,通常是1生活点1个,可以说是非常的挥泪大甩卖了。
就是这样,廖莎他们几乎也没买过,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生活点都是1点1点积攒下来的,干嘛要用在这种没用的东西上。
这次廖莎带回来的物资多,又为了照顾她这个伤员,晚餐就做得比较丰盛了,在看到那一笼屉冒着热气的白菜肉包被端上来时,大家脸上的笑容是怎么也藏不住的。
几个包子下肚,话题就集中在了刚刚攻克了一个内层迷宫的领域公会上。
周汉捏着咬了两口的包子,盯着堂屋里电视上正播放的新闻:“这是他们攻克的第12个内层迷宫了吧?还是同一地下城的?”
“是啊,很厉害。”慕飞章回答道,“内层迷宫的生态枢纽都被打开,中层的很快就能清理干净,要不了3个月,就会贴出迁居意向了。”
每当一个地下城156个迷宫全部被清理干净,重启的生态系统就会自动变更迷宫格局,成为一座可容纳人类居住的新城市。
遗憾的是,这都是断层之前的文明科技,限于技术和材料紧缺,现在的联邦政府只能做到维护,却做不到奇迹重现。
“咱们什么时候要是能进内区居住就好了。”小月的眼神里都是羡慕,“听说那里的医疗设施可好了,要是能去的话,外婆、周叔还有慕哥哥的伤就都能治了。”
“去不了。内区要求的公民贡献度太高了。”卓阳突然接话,小小少年捧着一个热包子在手里倒来倒去,声音闷闷的,“除非是李淼那种没心没肺的白眼狼,否则你还是死了心吧!”
李淼,曾经也是院子里养大的孩子,比慕飞章小2岁,两人经常组队进入迷宫。然而在那次慕飞章单独进迷宫受伤回来没多久,李淼一声不吭地跑去参加了公会新人选拔,拔得头筹之后获准随队进入了中区生活,再没与院子里的其他人有过任何联系。
没有拖累,才能快速积攒公民贡献度,才有希望进入高级生活区,得到更好的生活。李淼的这种不愿意被老弱病残拖累的心情,大家从理智上能够理解,但从感情上却无法原谅。
当年的外婆还没有到达退休年龄,但身体原因又进不了迷宫,本来有周汉、李淼和慕飞章三人工作,养活一老三小还是没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