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每个月固定的开支,那就能大幅削弱公司的盈利能力,如果能再找这么一项大工程来做的话这个周期就能稳了。
现在的多鱼公司,按照齐助理的预算来看,每月净盈利为6000万上下。
贷款还3140万,大概还有3000万需要花出去。
公司现在手头还有9000万,蒲总也得想办法花掉。
“亏损压力越来越巨大了。”
多鱼公司的钱跟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尤其是蒲总之前不顾后果的“短视”策略,让多鱼公司赚足了口碑和未来,导致如今的盈利越来越多。
“看来真的到请上海堡垒面世的时候了”
这个电影,在蒲杰上辈子的中国影史中都算一个奇迹
它刷新了人们对于科幻片的认知,也刷新了人们对于高投资的认知,还刷新了人们对于男演员究竟能爱美到什么地步的认知
投资36亿,总票房12亿,投资方收回4000万,净亏损32亿。
而且从这部片开始内地电影的流量明星时代彻底谢幕,资本们也终于清醒了过来,意识到流量明星并不能让他们赚钱,好电影才会。
所以说,这部电影的意义巨大
以一己之力埋没小鲜肉演员,打醒了除了饭圈粉丝以外的普通人,警醒世人的能力,堪称当代鲁迅
最关键的是真能
赔钱
如此一部鸿篇巨制的大作,蒲杰怎么能放过呢
只要他能复刻上辈子这部电影成功的失败经验,亏损32个亿,这个周期基本就拿下了
在科创园这边,齐助理她们还在忙活买楼的事情。
小星、张扬、大春、老孟他们都兴奋的不行,看到公司起飞,比他们自己升职还高兴
蒲总摇摇头,他自己该签的字都已经签完了,独自去楼下透风。
“这帮人除了大春和张扬以外,都得治治了”
不过蒲总暂时没有想到一个非常合适的办法来合理地绕过系统制裁这帮奋斗逼们。
需要再好好酝酿一下对策。
“等我把上海堡垒电影开工以后再找你们的麻烦。”
赔钱要紧。
蒲总走在满是企业的园区内,随便找了一家新开的咖啡馆坐了进去。
“给我来一杯卡布奇诺。”
蒲总坐下继续思考投资电影的事情。
“目前,有一个最大的问题我没看过上海堡垒。”
是了,像蒲杰这样去电影院都要提前等待豆瓣出分以后的人,怎么会去支持这种烂片的首映呢
上映一天,豆瓣评分34。
但凡是个正常人,了解到这个情况,都不会再去看了。
而后面的票房究竟是谁贡献的,懂的都懂。
如果没有那些饭圈粉丝,别说12亿的票房了,就是2000万,都算是祖坟冒烟。
蒲杰只是零星在网上看过对这个电影的吐槽视频和预告片。
并没有观看过整部电影
当然,这也并不影响蒲杰上辈子跟着别人一起骂这部电影。
“不过还好我记住了这部电影扑街的点,只要按照这些点来那我也能在这个世界复刻出来,这一点已经在这个世界多次证实了。”
即便是蒲杰自己看过很多遍的电影,他来写剧本的话也并不能和原着相同,但关键的点和剧情都知道,最后加以优化,也能成功拍出来。
那个男人了来自地球、生化危机1都行,上海堡垒肯定也行。
“首先,男主演一定要找小鲜肉而且是那种打仗也不能乱头发的极品;”
“其次,宣传是硬科幻,但一定要以感情戏为主,让喜欢看科幻的观众大吃一口屎;”
“最后,投钱做科幻特效,但一定要做的烂,不说5毛特效,最多也就给1块也不对这样就花不了这么多钱了,最好是钱花了,但要看着很廉价,这就对味了”
“只要这三个点满足了那绝对又是一部上海堡垒”
蒲杰相当自信。
虽然他没看过这部电影,但是对于这部电影广受人们吐槽的重要的点如数家珍。
毕竟,他也跟风骂过一段时间。
没见过猪跑,还没吃过猪肉
在咖啡馆里,蒲杰把自己想出来的思路都记录下来,等着回去以后开始运作。
“谁来导演和编剧呢”
“张扬大春还是袁华”
这几个兄弟,都是编剧能力稀烂的,尤其是来多鱼公司上班以后,大春和张扬基本就没怎么好好学习了,袁华稍微强一点,但强的有限。
从理论上了来说三兄弟都能拍出来大烂片。
但从实际上看,问题重重。
首先是张扬,上次的电影为了粉丝就狠狠背刺了他一刀,最开始的智障版本剧本居然改着改着成特么的精品了这找谁说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