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整个边境郡不管是正规军队还是监察机关还是农耕都是按照军队编制编管的。边境就算是农民都是可以随时拉上战场的存在,因为平时就是按照军队编制的。

☆、第 50 章

南星皱着眉头,看向在一旁拨弄香灰的荀攸。荀攸呆愣愣的思虑半天,才赞同的点点头,“如若您主动前去与皇甫将军会和,必然会引起将军疑虑。”按理来说,向南星这样的封疆大吏无招是不能离开镇守的郡城的。

就像董卓,当年在凉州如此势大都没有贸然插手中央事务,而是等皇宫中的人将他召回洛阳才带兵赶到的。虽然皇室衰微,但是皇权的影响力还是有的。如果不是黄巾之乱后,皇帝驾崩,宫中太后皇后的一系列骚操作,东汉大概还能延续个几十年也未可知。还是皇帝掌实权的情况下。

南星这次贸然离开阴平,确实有些不妥。

“那就算皇甫将军是自己发现的我们的踪迹,又有什么区别呢?”南星不懂,主动去接还能摆脱叛乱的嫌疑,要是被人发现的话岂不是嫌疑更大?大不了就让军士们再装一回商贩好了。

“整军的巡逻扫荡留下的痕迹与乱民不同,就算是黄巾贼也有受过训练之辈。”荀彧适时接话,“皇甫将军看到整军的活动自然紧张,将我等视为黄巾贼。”

“但当他发现是正规军后,自然会松一口气。”荀攸接着说。

荀彧微笑着,“原本以为是大量黄巾贼,结果是战斗力强悍的正规军,而这些正规军已经将附近流寇剿灭。”

“和原本就知道是边境军,还被告知剿灭流寇的功劳以然被抢。”南星算是听明白了,“冲击力和意义是不一样的。”人以为在最坏的情况下,突然被告知其实事情没有想象中那么坏,这种冲击力可以让人忽略很多小细节。

如果皇甫将军在被告知原本防守的边境军竟然到了中原,连郡守都在,那可想而知在南星见到他前就已经被打上叛乱嫌疑的标签了。而且在赶到颖阴的一路上,他还能想好怎么斥责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