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笑道:“但,在那之前,我也曾仿写过先人的诗。”
“啊?”
“《昭明文选》七百多篇各类体裁的诗文,我一篇一篇地仿写过,仿了三遍,后来看有许多不如意的地方,大多数都焚了。”
林稚水若有所思。
他同样是下过苦工的人,不论是上辈子写小说做的二十多本练笔笔记,还是这辈子为了诗词用典,对儒道经典、诸子百家的诵读,为了写出来的文章更有立体度,各类杂书也略有涉及。不然也不会有现在的成绩。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林稚水思索片刻,开始落笔,先从李白二十岁做的那首《上李邕》仿起。
“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
林稚水把诗默写出来,再另起一张纸,开始仿写。
李白莞尔,去取了壶酒,还特意出白玉京买了些活人也能吃的零嘴,拿到林稚水对面,边吃边看徒弟用功。
让他仿写,也并非是一拍脑门做的决定,初时放他自己琢磨,但是最近两天,李白观察到林稚水已经暂时处于初学者阶段的瓶颈,该去融会贯通先人的写法,帮助自己更进一步了。
李路行学剑学得很认真,他也的确有天赋,从书阁挑的那本剑招,据说出自其他剑术大家,很有难度,他看李白舞个三四遍,已能仿其形。
尽管神韵还没摸到边,可这才是正常的,天底下能像青莲剑仙这样,看一遍就能记全,自己闭目悟一遍,就能像模像样,再练习几遍,神形具备的人,终究是少数。
——只是,剑仙对别人的剑不感兴趣,依旧用着自己平平无奇的剑招。当然,这平平无奇是对于其他花开一样的剑招而言,换个说法,它这叫做返璞归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