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着这一出包厢神计,学子们已对林稚水心服口服,便恭顺问:“要如何节流?”

林稚水说:“我准备写一本书,把我记忆里适合‘节流’的学识都记录出来,免费发行,还请诸位同学助我!”

学子们问:“我们能帮你什么?”

“医有医道,可天底下总有人付不起药钱,能否请诸位整理一下家中合适的土方子,使我录于书中?”

“吾愿矣!”

林稚水认真记录下学子们提供的土方子,这事情不知被谁泄露出去,陆续有人上门,告知林稚水有效的方子。

为此,林稚水索性请了个大长假,蹲在斋舍里写书。

陆嘉吉听了,拍着大腿哈哈直笑,“那家伙肯定要搞大事,他在金光县念书的时候,就老是请假。”

“节流……节流……节流……”

林稚水嘟囔着,“让我想想,能怎么节流……对了!桑基鱼塘!”

少年提笔写下:池埂种桑,桑叶养蚕,蚕蛹喂鱼,塘泥肥桑,此法源于春秋战国时期。

顿了顿,想起底层人民识字率的问题,林稚水在下面空出大行白纸,准备到时候请画家在下面画图。

“还有……还有要喝开水,不喝生水能防止疟疾。”

对于穷苦人家,生病绝对是天塌下来的大事。

等等!差点忘了,他们还缺少柴薪。譬如唐武宗时期,山东一带的百姓就是“不曾煮羹吃,长年惟吃冷菜”,哪怕来了客人,也是“便与空饼、冷菜”,连热饭热菜都吃不上,更别说烧热水了。

林稚水拧眉想了想,在多喝热水后面,添上了蜂窝煤的制法——这玩意儿用煤渣也能做,省钱。

“医用产钳,可以减少难产的死亡率,记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