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康熙驾崩

胤禛年长,擅政事,早年治水治旱都很有成效,而且这两年胤禛也越发受康熙器重,仅仅看这一年,康熙登极60年大庆,胤禛前往盛京大祭,又衔命祭祀太庙,后殿;会试不第士子以取士不公闹事,胤禛受命处理;甚至他还奉命代父皇祀天于圜丘。

再看胤禵,年纪轻轻却是军功赫赫,整个西北军务被他料理妥当,又有平定西藏之功,现下在这般敏感时刻又回到京中,不得不让人多想。

腊月时,雍亲王府门口排起长长的孝敬队伍,胤禛不胜其烦,不顾天气寒冷带着一家子转而住到圆明园里,而与此同时胤禵却日日进宫,完全是一副炙手可热的状态。

要钱盛嫣说,其实此时的胤禛还算比较有信心的,他在园中带孩子读书,翻地,写诗,一派闲散模样。

若说这是装的,那每天晚上在钱盛嫣面前时,胤禛依旧是一副没什么进取心的模样,要不是每日上午他都要去万方安和与幕僚下属们聊上一整个上午,钱盛嫣还真信了这位爷淡定至此了。

正月初二和初五,康熙把八旗满洲蒙古汉军文武大臣官员,以及致仕退斥人员,年六十五岁以上者,总计六百八十人,召到乾清宫前,设宴款待,还命诸王、贝勒、贝子、公及闲散宗室等授爵劝饮,分颁食品。

正月二十二日,康熙巡视京畿地区,经新城至赵北口登舟阅河,直到二月二十一日才返回京城。这期间,胤禛一直随行。

巡视京畿后,康熙便住在了畅春园,三月,胤禛宴请康熙,康熙欣然前往,又带走了弘历。

钱盛嫣:……

太过思念儿子,三月底,胤禛在钱盛嫣的催促下再次宴请康熙,康熙也没拒绝,还说起进剿策妄阿拉布坦事宜。

这场宴后,莫名的,钱盛嫣能感觉到胤禛真正有些放松下来,和幕僚说话的时间也变少了,甚至四月巡行塞外时,胤禛只带了两位幕僚,说是议事,钱盛嫣估计也就是聊聊天吧。

还未到热河,胤禵便按照康熙的吩咐离开车队,往西南而去,重回军中。

胤禵这么一走,几乎所有人都明白过来了。

康熙已经六十八岁了,身体近年更是病痛经常,在这种时候,若胤禵真为他心仪的继承人,他又怎么可能将人远派西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