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宵去年招进来这么多人,即使是有经验的,刚进入一个新公司也需要上手,无限的所谓老管理层年纪都十分年轻,所以去年他做的很累。
但过了这么久了,该熟悉的早就应该熟悉了,是该把一些事情交给他们了,还做不了就是能力不足,趁早滚蛋。
还有叶淼淼他们,在公司呆了这么多年了,早应该承担更多的决策职责,光听他的闷头做事不行了,得自己有想法。
抓大放小,本来就是他这个层级的管理应该遵守的规则,否则就是逼死自己了。
这种想法慢慢的推行下去,几个月之后,姜宵身上的担子果然轻了许多。
这并不代表他对公司的控制权减弱,去掉那些有的没的不重要的,他反而更能把公司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脉络看的清楚。
傅若言喜闻乐见,毕竟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姜宵陪着他的时间多了很多。
不过今年除了购物网站那边,姜宵还有一个重大的支出项目。
“我要搞座楼,”姜宵严肃的和他说,“现在的办公场地,太小了。”
姜宵现在还在租市中心的商业大厦,一开始租的时候,无限才三十多个人,后来渐渐扩大,又多租了几层,但还是不够用。
特别是去年,无限剧烈扩张期,招进来的人太多了,位置都坐不下了。公司光是“无限自营”这一个部门就有五六十人,其他更忙碌的部门像技术部门和市场部门人就更多了。
底下不少人给姜宵提过这件事,他自己也有盘算。公司又不是没钱,2012年地价还便宜一点,等到2014年再涨一波,那就不是这个价了。
第一百四十六章
其实姜宵去年就想着这回事了, 但太忙了,一时之间就顾不上,今年再不弄就来不及了。
算了算时间, 地买了之后还要建,还有装修、消防等各种乱七八遭手续流程也不少,从现在开始计划,大约花个一年半多的时间,2014年初能搬进去就不错了。
姜宵也是想到以后。现在租商业大厦还能撑一撑, 但2014年4G已经开始普及,掌上应用又是一波大发展, 特别是电商平台, 到时候无限的员工可不止眼前这么点了, 不弄一栋楼下来还真的装不下。
而且眼前也有机会。
他在找地方, 恰好柳江在靠近荔市的地方搞了个高新技术产业园,占地很大,正在招商。
荔市地价还是太高了,柳江因为老工业区过多,现在地价还没有涨起来。
那地方离荔市近,靠近高速路口,上高速开十分钟就到荔市了, 走深柳线四十分钟可到深城, 地段不错。
姜宵记得,后来那地方直接划成了新开发区的重点地段,现在因为偏, 政府又主要想找有行业号召力的企业落地,带动周边一片发展,给了一个让人心动的地价。
无限如果搬到那里去, 原来的地缘优势并没有减少,柳江市政府自然也是相当欢迎的,姜宵去谈的时候,对方还主动介绍了本地许多优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