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此路不通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王文川已经搞过试点了,而且效果极好。

也正是因为王文川在做知县的时候搞的试点,让他名声大噪,这才能够顺利进入朝廷中枢,受到皇帝青睐、开启变法。

也可以说,在他变法之初,是众望所归的。

楚歌倒推了一番,认为这20的利息是导致青苗法失败的关键,但此时深入分析一番,却又发现王文川的做法其实另有深意。

这其中有一个关键词,叫做“风险控制”。

楚歌一厢情愿地搞了个无息贷款,并认为在理想状态下,这可以促进农业发展、保护农户利益,从而间接地给国家增加赋税收入。

但如果因为歉收,导致有农民还不上呢?

只要有一个农民还不上,那国家不就亏了吗?

作为对比,其实可以考虑一下民间借贷的利率。

民间借贷的利率,高达100甚至200,这一方面是因为富商大户贪婪,想趁机发财,但另一方面的原因在于,这种借贷的风险太大,违约成本太高。

就拿青苗法的20利息来看。

在最理想的情况下,十个农户借贷后全都还上了,那么官府就赚20。可是,如果十个农户中有那么一两个农户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还上呢?那这次借贷基本上就等于是白折腾。

在古代,农业经济实际上是十分脆弱的,基本上是看天吃饭。播种的时候,农民如何确定今年一定风调雨顺?

如果丰收自然好,皆大欢喜;可如果欠收,大范围违约的情况几乎难以避免。

所以,那些民间的高额借贷,之所以利息定得如此之高,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违约的人太多。

如果利息定得低了,几乎是必然会亏的,即便不亏,这个过程收益太低,也不会有人去费劲瞎折腾。

如果把青苗法的利息定到20以下,亏损的可能性就已经很高了。

楚歌搞了个无息贷款,只要有一个农户还不上国家就得亏损,这就更麻烦了。

他又重新研究了一下王文川之前的青苗法方案,发现王文川是有风险控制意识的。

比如他规定,借贷农户要贫富搭配,10人为保,贷款数额根据各户的资产分为五等,如果有农户还不上,那么其他人也要负连带责任。

总之是要把这些粮食连本带利地收齐。

原本楚歌以为这是个恶法,因为从后来的执行上来看,官员强制摊派后,贫户还不起青苗贷导致富户也承担连带责任,最后就导致大家一起破产,全都被官员们强征到国库了。

可是在楚歌取消了这些风险控制措施之后,又发现国家的利益根本没法保证了。

而且,如果站在言官和皇帝的角度来看,楚歌扮演的王文川被罢相,完全可以说是活该。

首先,你口口声声说新法是为了富国强兵,那国富了吗?

新青苗法搞无息贷款,放下去的粮食收不上来,国家反而更穷了,而且一旦发生天灾,赈灾的粮食也不够了。

其次,这个无息贷款搞下去,最大的受益者是谁?

既然是无息贷款,那这其中的利益空间就太大了。比如官员可以把粮食发下去,暗中通过一些手段转给富户,而富户可以再拿着这些粮食去放高利贷。

再这样一种基层组织下,又如何确定这些粮食能准确地发到贫穷的农户手里?

如果有20的利息,那么即便这些粮食转到富户手中,他们也总得想办法交还这20利息。再加上十户作保的规定,至少可以确保国家绝对不会亏。

可现在,一些官员和富户勾结起来,中饱私囊,拿着新青苗法下发的粮食去放贷,这个锅,必然还是要楚歌扮演的王文川来背了。

所以,言官们骂他拿着国家的钱给自己邀买好名声,拿着国家的钱给朋党谋私利,还真不算冤枉他。

因为在百姓看来,估计他还真是这么个形象……

变法所产生的恶果,自然也只能由他这个变法的推行者来背。

想通了这一层,楚歌也就明白为什么他第一年就被罢相了。

虽然他拿了慷慨陈词的天赋,在朝堂上一通话语、义正言辞,但最终却发现根本没意义。

因为他说的大道理再多,在血淋淋的现实面前,也只会继续强化“大奸似忠”的形象。

至于皇帝为什么第一年就罢相?为什么王文川在皇帝心中的信任度瞬间遭到惨重打击?

站在皇帝的视角就明白了。

你王文川口口声声富国强兵,钱呢?不仅没搞来钱,反而花钱如流水。

花钱也就罢了,关键你自己博取了好名声,谁知道那些损公肥私、拿着青苗贷的粮食放高利贷的人,是不是你的人?那里边可有不少都是新党吧?

又是损害国家利益,又是给自己博取好名声,又是给自己的新党牟利……

你是不是要上天啊?

要造反是吧?

皇帝要是连这个都能忍,那才真的有鬼了。

……

一通分析之后,楚歌感到十分挫败。

因为他发现自己费尽心机地绕了一个圈之后,又绕回到王文川的老路上去了。

王文川的那个办法,虽然天下骂声汹汹,也害得不少农户家破人亡,但好歹是断断续续地坚持了十年,而且毕竟是让国库充盈起来了。

国库充盈之后,好歹也在西北打了几次胜仗,夺回了一些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