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德九年……”
李鸿运仔细品味着这个关键的时间节点。
对于一名历史系的学生来说,武德九年是一个相当敏感的时间节点。
因为正是在这一年,秦王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成功干掉了对自己王位有威胁的所有人。
所以,武德九年也是梁高祖在位的最后一年。
而在秦王登基之后,年号就改成了“贞观”,也就是数千年来堪称文治武功最为鼎盛、为后世所有皇帝和臣子教科书般的贞观之治。
但武德九年还有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渭水之盟。
在玄武门之变后,突厥得到消息,知道这是整个梁朝最为脆弱的时刻。
于是,颉利可汗的大军兵临长安城下。
至于颉利可汗带了多少大军,史料记载不详,有记载四十万,有记载二十万,但不管具体是多少,颉利可汗一定是几乎带着举国之兵前来的。
除了颉利可汗自己的核心嫡系部队之外,必然也带了大量的从各部落征召而来的骑兵。
史料记载,突厥的部队在渭水对岸布阵,旌旗飘扬数十里。
只不过这次并没有爆发出决定两国国运的大战,此时已经成为梁太宗的秦王设疑兵之计,亲率六骑至渭水边,隔着渭水与颉利可汗对话,指责颉利可汗失约。
而后,梁军赶到,来到太宗背后大展旌旗。
颉利可汗见到梁军军容大盛,不敢与梁军硬碰硬,双方就在长安城西郊的渭水便桥签署盟约,斩杀白马立盟。
而后,颉利可汗率突厥骑兵返回,一场大战偃旗息鼓。
在这个过程中,梁朝向颉利可汗缴纳了一些金帛财物,而颉利可汗本来说要献上马三千匹、羊万口,但太宗并没有接受,而是让突厥返还这次入寇时掳掠的百姓。
于是,双方进入了三年的和平期,直到三年后,突厥被梁朝所灭。
而从此时的具体事件来看,应该正是宣武门之变后、突厥大举入侵的时间点。
“难道说,这次的扮演对象,是突厥人?
“应该不会,毕竟《暗沙》中还从未扮演过异族。”
李鸿运下意识地以为这次还是扮演梁太宗的敌人,但转念又一想,觉得不太可能。
《暗沙》中玩家从未扮演过异族,这是一方面的原因。而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如果扮演颉利可汗的话,想要赢,简直太简单了。
《第一氏族》
渭水之盟以前,突厥的一系列军事行动,可以说是颉利可汗一生的巅峰之笔。
毫不夸张地说,如果从历史上拿掉梁太宗这个人,鼎盛的梁朝将不复存在。不仅如此,整个华夏可能会提早进入齐朝那种被异族蹂躏、统治的大黑暗时期。
在当时的大局势下,梁朝与突厥之间的争霸战,将直接决定整个世界的局势,也将决定华夏未来的历史走向。
东突厥,正是梁朝初年各个割据军阀势力的后盾,也是内地战乱的策源地。
这只黑手不断推波助澜、削弱中原。
而在东突厥扶持的各个势力被秦王灭掉、中原一统之后,东突厥也终于坐不住了,他们从幕后走到台前,频繁入侵,继续扰乱新生中原政权的安定和发展。
当然,站在突厥人的角度,这是你死我活的战争,对死敌下狠手,也是无可厚非的行为。
双方并无任何和平相处的可能性,不是你灭掉我,就是我灭掉你。
和平,只不过是暂时的休战。
而有意思的是,双方都各自经历了彼此最为虚弱的时期。
玄武门之变时,正是整个梁朝最为虚弱的时期,此前高层刚刚因为政治争斗而混乱不堪,整个国家也因为刚刚从持续的军阀混战中恢复过来、户口数锐减。
而且,贞观年间记载的天灾不断,由此可见武德年间的情况应该也太好不到哪去。
另一边,东突厥其实也在从松散的游牧部落汗国向更高级的政治实体演进的过程之中。
东突厥的牙帐已经南压到定襄,大量中原人往附,而中原的割据势力也纷纷受东突厥的封号,突厥的政治制度也在不断地正规化。
颉利可汗正在努力构建属于自己的中央集权模式,而这一行为引发了突厥贵族的反弹。
再加上天灾,所以给人一种东突厥内忧外患的感觉。
可实际上,如果颉利可汗真的能挺过这一最危险的阶段,成功整合了内部,那么再度卷土重来时,就是一个比齐朝面临的金国更加恐怖的庞然大物了。
在这种情况下,颉利可汗在梁太宗登基的当月就杀到长安城外,他成功地在整个梁朝最为虚弱的时候,出现在了它最为核心、最为致命的区域。
此战如果梁朝败了,那么整个长安城将毁于一旦。
而数百年后“靖平之变”的耻辱,或许就会提前上演了。
如果让李鸿运扮演颉利可汗的话,那他什么都不用做,直接指挥大军a上去就完事了。
只要能够免疫梁太宗的主角光环,那么这场仗真的打起来,颉利可汗是有很大胜算的。
当然,梁太宗是军事天才,手下名将如云,虽然长安城中只有数万士兵,但依托长安坚城据守、调集各方力量,突厥未必就能大获全胜。
但不管怎么说,a过去就是当时突厥人的最优解。
因为他们不a过去,三年后就得被李靖抓回长安跳舞了。
……
李鸿运还在猜测这个环节的通关要求,就在这时,他面前的这行字开始向下滚动,更多年份出现了。
不仅如此,这些年份出现了按钮形式的底框,这意味着它们都是可互动的选项。
其中,最下方的“武德九年”选项有一个特殊的显示特效,这应该是说,它是核心环节,是最终通关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