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1页

接下来通过一系列的对外战争,便是通过军功和封赏,收这些宿将之心。

再想深一点,正是有突厥狼卫在长安这么一闹,大唐对西突厥还有高句丽,便有了冠冕堂皇的动手理由。

这何止是一箭双雕,简直是计计连环!

不要以为大唐动手不需要理由,名义上,西突厥的官员都是大唐封的,高句丽也对大唐服了软,百济和新罗甚至都被归为外藩一类了。

只有倭国离得远了点,但也是向大唐送遣唐使,接受朝贡体系的。

统统算是大唐的小弟。

何况大唐是要打开门做生意,无缘无故向自己的“小弟”用兵,还想灭人国,你让西域诸国怎么看?

丝绸之路还做不做了?

再则,大唐到李治这一代,已经是第三位皇帝,天下承平,百姓厌战。

任何王朝,经历三代,外部环境大体安定下,天下都希望刀枪入库,马放南山。

打仗,是军人的荣耀,可不是百姓之福啊。

当年隋炀帝便是不明白这个道理,频频对高句丽用兵,弄得天下鼎沸,结果身死果灭,沦为笑柄。

但这一切阻碍,在上元夜突厥狼卫大闹长安,甚至企图刺杀李治之后,全都解决了。

所谓主辱臣死。

盛世大唐,如果君王被外敌行刺,扰乱都城,还没有所反应的话,就算李治答应,全长安,全大唐的百姓,能答应吗?

这便是民心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