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事毕

家兄朱由校 北城二千 3224 字 2022-11-09

次一等是建虏的普通八旗兵,贺世贤、尤世功等人的六千多老部曲。

二等便是眼下朱万良、祖大寿的辽西家丁,满桂的大宁三卫、宽甸戚元功等人的七营汉兵,山西三镇援辽的将领家丁。

第三等,便是守备城池的辽东兵马,山西援辽的普通士卒了。

这么看来、不管是从兵马数量,还是骁勇程度,都是朱由检他们占据上风。

但还有两个变数,一个是朱万良等辽镇兵马所掌控的辽西走廊,以及躲在山林之中虎视眈眈的野猪皮努尔哈赤。

上次一战,虽然把努尔哈赤打疼了,也消灭了建虏近三十分之一的男丁数量,但终究没有达到断其一指的程度。

建虏实力尚存,防备他们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

所以、要对付盘踞在辽西的辽镇兵马,首要就是将目前的新老两派两镇将领和兵马分化。

哪怕朱万良不愿意离开辽镇,但只要李平胡、李宁、李兴、秦得倚、孙守廉、祖大寿等李氏家将带着辽西的近万兵马跟随李如柏前往固原,那剩下的朱万良就很好解决了。

“继续监察李如柏,一有消息就通知我。”

朱由检对陆文昭交代着,而陆文昭也作揖应下,不过又开口道:

“殿下、若是李平胡和祖大寿,朱万良他们都不回应李如柏,那又该如何?”

“不离开?”朱由检轻蔑道:“不离开,也不敢造反,那就等着被蚕食吧。”

“一部部的换调兵马,等到退无可退的时候,要么造反,要么低头。”

“眼下大宁有三卫兵马,沉阳有三万兵马,辽阳一万四兵马。”

“他们想要投虏,也得过得去才行。”

朱由检很是自信,这样的自信是源于早就布置的辽东局面。

倒是他在回应了陆文昭的疑惑后,便再度看向了王承恩,对其询问道:

“马铃薯、番薯的种植选定地方了没有?”

“回殿下,选在了顺天府,马铃薯和番薯,按照殿下您的意思,大概需要布种一百七十万亩耕地。”王承恩回应道:

“明岁秋收后,应该就能布种五百万亩,最多后年就能布种一千三四百万亩。”

作物的推广是缓慢,听到王承恩的话,朱由检并不觉得奇怪。

况且、他也并不需要推广太多的番薯和土豆,只需要让这个比例达到大明的10就足够了。

说到底是辅粮,主要用于灾荒之年赈灾,和平之年喂牲畜。

这个占比也不算低了,按照大明的民田、军屯田、官田相加,可以达到七千七百万~一亿一千万亩之间。

到时候仅凭这10的辅粮,就能养活大明上亿百姓三四个月。

它们的出现,会降低百姓对于稻、麦、高粱等作物的需求,变相能用有限的土地,养活更多的人。

不过仅仅是这样,依旧无法保证让大明上亿百姓渡过十七年的大旱。

因此、最为重要的还是对东北、西南、南洋、西域、河套等地的开发。

“满桂那边,记得先保障他们的红薯、土豆耕种,另外永平府的辣椒、西红柿、等来年开春也可以送往一些种子去大宁。”

朱由检开口交代,而王承恩微微颔首回应。

辣椒和西红柿,是附带找到的传入作物,不过产量没有后世的恐怖。

这个时代的辣椒亩产在一千六百斤左右,西红柿则是三千斤。

辣椒可以御寒,增加热量,西红柿则是亩产多,完全可以成为蔬菜市场上的大头辅食。

总之、一系列的作物,都是为了接下来几十年的严寒,十几年大旱做准备。

所要做的就是增加辅食,减少主食摄入。

尽管对于王承恩来说,他并不知道自家殿下为什么那么在意这些玩意,但他依旧尽心尽力的去做。

回应了朱由检后,他对朱由检也开口道:

“殿下、您说的花生,我们的人在登来找到了。”

“花生找到了?”听到这话,朱由检眼前一亮。

花生在这个大豆亩产一百五六十斤,出油只有18左右的年代,可以说是能让百姓渡过大饥荒的好宝贝。

人的肚子里要是有了油水,对粮食的需求就会大大的下降。

“当地的花生亩产几何?”朱由检急切的询问,而王承恩也道:

“这玩意倒是好养,四月种,八、九月收,一亩能有个一百斤出头的样子。”

王承恩汇报的消息,并没有让朱由检灰心,因为按照大明的称重和后世比,这一百斤大概就是后世一百二十斤的亩产。

花生的亩产虽然比大豆低,但奈何它的出油率高达四成,也就是一亩花生快比得上两亩大豆了。

“好消息啊……”朱由检攥紧了拳头,随后对王承恩道:

“在登来一地收购足够多的花生种子,在北直隶南部的官田耕种,等一下我会写一个怎么榨油的册子,你让人按照那个册子来就可以了。”

“奴婢领命。”王承恩作揖应下,而这个时候大帐外也飘来了饭香。

朱由检嗅了嗅,肚子也咕噜咕噜的叫了起来。

他倒不觉得尴尬,对陆文昭和王承恩一笑随后摆手道:

“走!先吃饭,既然军屯田的事情要解决了,那我也该带六卫军返回顺天了。”

说罢、他一马当先的走出了大帐,而陆文昭和王承恩紧跟在他的身后。

只是当三人刚刚走出,不远处就有人一路快走而来,而陆文昭也下意识护在了朱由检的前面。

来人是身着百户服的锦衣卫百户,他走到了朱由检面前后,便先行作揖行礼,随后掏出手书道:

“殿下、天津来信,腊月二十六、天津船坞的十四艘民船下水。”

“这么快就好了?”听到这个消息,朱由检接过手书,撕开后一目十行的看了起来。

果然、信中的船坞掌事已经回应,说是十四艘民船已经完工静置三天了。

眼下就等待腊月二十六那天的下水了。

民船是制造风帆战列舰的经验累积,对于大明未来的无敌舰队,朱由检十分重视,因此对王承恩道:

“收拾收拾,明日我们先行出发,前往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