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最显眼的,是两个迎风招展的大红灯笼。
细心的人很快发现,灯笼下头还挂着个束好的小卷轴。灯笼下头的桌案上并无任何物品,其后坐着四个年轻人。
——所以这家店到底是干什么的?
路过的人不由自主地慢下了脚步打量了摊子好几眼。
就见那这一字排开的四个青年,均是面白无须,模样好生英俊,且统一着青色棉衫,头戴四方平定巾,一看就是书生。
最关键的是,这四个青年一对上父老乡亲们围观的眼神,尤其是几个婶娘上下打量的目光居然还会害羞低头,让人瞧着好生稀罕。
青年们面前还摆着笔墨纸砚。这难道是书生前来帮着写信的?
虽然这样说有些不太客气,但哪怕是在大明首都的应天府内也依然存在着大量的文盲。这些人若是想要给远方的亲人捎信或是想要阅读亲友的来信都得找读书人帮忙,这些润笔费也是穷书生的一大经济来源。
但也不至于要搞那么大一个排场吧?莫非是免费的?
别说,一想到可能存在的便宜,停下脚步的人也就越来越多了。
大部分哺乳类动物都有一个习惯,名为从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