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家此时心里都在想,2号谷郁欢额头上出现了骷髅,是不是意味着尹利民已经没命了。这样想一想,汗毛都竖起来了。
墓穴昨天没人去,今天玩家是都要去的。
离墓穴几百米的地方建造了一个小的文化馆,里面陈列着从墓穴里挖出来的东西,说实话,因为朝代比较近,没有什么价值很高的文物。这些展示品主要是一些陪葬的物,更多的是一些墓穴修建特点的介绍,和墓穴主人生平的介绍。
墓穴主人叫做张世泽,是一位乡绅。
“乡绅”一词在宋代即已出现,然而乡绅作为一个群体出现则是明代尤其是明中期以后的事清代的基层社会大体上由三部分构成:官、绅、民。乡绅是官吏与乡民联系的中介。
国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造伦理,伦理造乡绅。
乡绅与普通民众的区别除了这一群体更加“知书达理”外,还在于他们拥有特权,包括社会的、经济的和法律的。
张世泽活着的时候,在本地非常的有影响力,家族繁盛,据说此人有足足88个儿女,其中儿子有56人,女儿有32人。最后一个孩子出生的时候,张世泽已经有89岁了。这也是他的墓穴被发现之后,能引来这么多人参观的原因之一。
真正有价值的陪葬品当然不可能直接摆在这里展览,毕竟守门的只有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门票也只要5块钱。
这个老人耳朵不好使,你说的他听不见,侥幸听到了你的话,回答也是牛头不对马嘴。好不容易从他的话里面断断续续的拼凑出了一点有用的信息,那就是文化馆生意萧条。从前来村里的人还很多,络绎不绝,后来进村的游客总是出事,渐渐的来的人就少了。
根据这两天的观察,整个村里面就他们九个游客。
墓穴周围用警戒线拦了一下,但周围根本没有人守着,这警戒线也就是形同虚设,玩家基本都备了手电筒的,陆续进入墓穴。
既然墓穴已经挖掘过了,那么里面能搬走的东西都已经被搬走了,留下的就是搬不走如墓穴墙壁上的石刻之类。墓穴一般都是主人生前就开始修建的,修成什么样子都凭主人自己的喜好,要在石壁上刻什么也全凭主人的意愿。这个墓穴中,满满刻的都是对主人的赞颂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