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虽是他国送来疲秦的人,但他主持开凿的灌溉渠西引泾河东注洛水,能够灌溉关中数万顷地。当初嬴政见过郑国,看过灌溉渠的图纸后,虽当时没什么反应,只让对方下去办事,回来后却很是兴奋地把扶苏拎起来抛高高,可见嬴政对郑国和这个灌溉渠的满意程度。

明明是对秦国有大好处的事,父王当初那么满意,如今怎么会随宗室大臣之意下逐客令驱逐六国宾客呢?

要知道,秦国好些知名的人才都来自他国。

譬如百里奚,譬如商君,譬如范雎。

“扶苏,你知道什么样的人才能真心为孤所用么?”嬴政揉了一把小崽子的头,英俊面容上露出一个高深莫测的笑容。

既然郑国能因为他把灌溉渠直接定名为“郑国渠”而归心,那么其他人才也总有办法能全部撬过来。

秦国是缺人才不错,但不需要心念他国的人才。山东六国能人异士相继入秦,他们需要看到这个国家君主对人才的重视。

是否能听进臣下的劝诫是最明显的分辨方法。

——毕竟他们母国的君主若是能听进去忠言,也不至于千里迢迢来到他国完成自己的理想。

逐客令一发,朝中一些宗室大臣心中暗喜,自然也会有人在揣摩他的心思。

李斯送上的这份《谏逐客书》,或许是猜测到了他的意思,或许只是不甘心自己在秦国好不容易谋得的一席之地被人抢走。无论如何,这份上书正好遂了他的愿。

“李客卿的字不错,孤打算封他为廷尉。”

您前后的话有联系吗?

扶苏想起方才门外碰到的文士,对方身上带着一种大义凛然决然得仿佛要上刑场的表情和气势,应当是真的想着奋力一搏...啊,微妙的有点同情他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