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生怕他这个亲哥哥没饭吃似的,每天都有人来送东西。
户部衙门的伙房可是发达了,周围六部里,户部的伙食最好,听说羊杂汤不止是户部的杂役在喝,还有其他部的杂役过来喝,其实就是多添两瓢水的事情。
后来十三跟十四说了一声,十四以康熙的名义,给六部每日提供不少羊杂,让他们熬汤喝。
当然,没有户部那么优待。
还有羊肉汤喝,他们的都是羊杂汤。
十四爷虽然领着火器营,但是去的次数少,那里都是康熙的心腹,因为康熙越发的注重火器了。
四爷跟十四在入九的第一天,去畅春园请安。
四爷是有折子给康熙看,十四是去给康熙跟德妃请安问好。
哥俩儿进了清溪书屋,结果却看到,康熙跟弘晖大阿哥,穿得厚厚的衣服,祖孙俩正在写一幅字,正是“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
《清稗类钞》记载:宣宗御制词,有“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二句,句各九言,言各九画,其后双钩之,装潢成幅,曰《九九销寒图》。“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一共九个字,每个字的笔画数皆为九,每天写一画,写完这句话,春天便来了。
此外,也有些九九消寒图采用图画的形式,也称作“画九”。在白纸上绘制九枝寒梅,每枝九朵。一枝对应一九,一朵对应一天,每天根据天气实况用特定的颜色填充一朵梅花,在寒梅图的一侧常常写有“试看图中梅黑黑,自然窗外草青青”。
这种图画版的九九消寒图又被称作“雅图”。
现在祖孙俩就在写这么一副字,康熙写完,弘晖大阿哥,就用毛笔沾着朱砂墨汁儿,在上面写一笔。
康熙就跟他约定:“以后我们俩,一天写一笔,等到写完了,春天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