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山海书院第二次开学,相较于去年,山海书院今年的入学名额翻了一倍,甲班和乙班还是没有学生,但丙班和丁班分成了丙壹班、丙儿班和丁壹班和丁贰班。

一班还是去年的老人,二班则是新生。

今年秦禹行给两个壹班的学子布置了任务,年十岁以上的都要下场参加科举,并不要求他们能榜上有名,只是让他们下场试试自己的水平。

林瑶其实也想尝试,但他的年龄太小了,不管是秦禹行还是林如海,都不会允许他现在就去参加科举考试。

虽然年纪小考中秀才,能博得才名,但秦禹行和林如海都不看重这个。

尤其林如海,觉得林瑶这样的情况,最好是低调一些,少引人关注。

春去秋来,时光匆匆流逝。

林瑶这群人之中,除了林瑛早早考中了秀才,林瑶和谢琰年岁不够,其他人都下场参加了科举。

赵澜和梁丞一口气考过了县试、府试和院试,却没有拿到小三元,梁丞是案首,赵澜是第二。

顾桢和罗文诚过县试和府试,院试落了榜。郭骁和姚琦则只考过了县试。

林瑶这一年很积极的向秦禹行请教,于课业上突飞猛进。

这也得益于藏书楼的便利,让他省了大量背书的时间。

这年冬底,京城传来消息,皇上驾崩,太子继位。

彼时书院刚放假,林如海听闻了这个消息,怔然了许久,不知想些什么。

翻过年,林如海接到圣旨,命他回京述职。

接到圣旨,林如海便知道他这个巡盐御史是做不下去了,不过既然圣旨召他回京,倒也不一定是坏事,毕竟他没和新帝交恶。

林如海将家人都聚在一起,说了要回京述职一事,并且直言他可能会被留在京中,因此林如海要带妻儿们一起进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