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脸上带着笑,显然十分满意胤禝的回答。

“众卿可还有其他不同意见。”朝堂无人发言,显然是都认同了这一做法。

康熙又道:“既然如此,那就认命,认命十四阿哥为抚远大将军,阿其那为军师,即可前往青海。”

“爱新觉罗胤祯,这次你虽是主帅,但一切行动要多听阿其那指挥,切记擅自行动。你可记下了?”

十四僵了一下,很快就恢复如常,“儿臣领命。”

康熙对这次出征相当重视,他不仅细细叮嘱了胤祯,还把八阿哥叫到跟前仔细说教。

这是八阿哥自圈禁以来第一次见到康熙。多年不见,他们发现彼此都老了。

十二月,胤祯带着西征大军出发,康熙亲自带人前往送行,他当众宣布封十四阿哥为大将军王,并以天子出征的规格要求着。他甚至给在青海的蒙古王公下旨,言道:“大将军王是我的皇子不假,但他确实是个良将。阿其那亦有带兵之才能,故而让他掌管生杀大权。”

他甚至要求蒙古王公,若有军务,事无巨细都要遵守大将军王和军师的指示,若是谁敢不尊,就是不尊敬他,大将军王和军师都有先暂后奏的权利。等等。

这道圣旨看似是对两人的认可,仔细思索却能看出其中的诡异之处。

皇上说让人听从军师和大将军王指挥,也就是八阿哥与十四阿哥的调遣。这话看似没问题,但若二人意见相悖呢?他们听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