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小妹摇摇头,“常住住驿站可不成,我们去学馆了。庙学在各地都有自己的地方,长安也有。地方不大,也还行。”进了屋子,她大马金刀的坐下,“我姐夫上任去了,你怎么不跟着去?”
“这话傻不傻,将士出征哪有带着家眷的?!”楚氏不以为意。
楚小妹却皱眉,“这是何意?自愿留下和不得不留下是不一样的。若是姐姐不想去,那是姐姐的事。若是不得不留下,这是朝廷的事。”她说着,就立马起身,手里拎着马鞭子抬脚就走。
楚氏还愣神着呢,她一时没明白过来自家小妹发的什么神经,等追出去了,人家骑马跑了。
然后没两天,街上便有传言,说是将士驻守边关,不仅冒风险,还得骨肉相离,夫妻相见。皇上用将士,自当信任将士,岂可将人家父母妻儿留下来作为人质,这是好寒人心的。
林雨桐最开始听到这个流言的时候都觉得真是有病。
除非你是统帅,那么你的妻儿老小留下,这是有作为人质的意思的。但这话不能明说的。剩下的人,要么是些小官小吏,老家没族人关照的,带着家小过去,或是干脆在当地成亲,将家安在当地,这情况有。这得是在那边能养家糊口的。
还有更多的大头兵,大钱也剩不下俩来。混饱肚子冻不死就是极限。把一家子弄去,咋活?还不如在老家人头数,咋地不能看着叫人饿死。
更何况,那地方能好吗?今儿你打我,明儿我打你,这阵线都是飘移的,老婆还在一家子老小放在边关,咋那么心大呢?再说了,在发烧着凉都能要人命的时候,路上颠簸,去更苦寒的地方,送死去呀?
这事上,孙氏反应很快。她从山上下来了,这不是要嫁闺女了吗?大事呀!忙前忙后的,突然,莫名其妙的就传来这么个信儿来。叫人一打听才知道,是庙学那边传出来的。具体怎么传出来的不知道,但知道是庙学这就得了。
她也叫人传,说是庙学说了,应该家眷都跟着男人往边关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