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林总和章院长家这个事,大家挺感慨的。感慨完了, 那就是夸人家孩子。事实上,成绩摆在那里确实很好看。
张校长几次把视线落在林雨桐身上, 这孩子规规矩矩的坐着, 只坐了沙发的一点点, 腰背挺直,一副耐心倾听长辈讲话的样子。脸上始终是谦卑的笑着。
一听说系领导和辅导员要过来,这孩子才起身,低声说了一句,“我去迎一下。”
起来随手整理了衣服, 然后退了几步, 才转身出去了,虽然没远迎,只在门口迎了几步, 就叫人觉得特别有教养。
一样的动作,不一样的人做出来给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点头哈腰的退, 那是逢迎巴结。谦卑自持的退,是一种尊重。
张校长就跟林云山夸:“孩子的教养真不错。”
身上几乎是没有留下一点窘迫生活的痕迹。
林云山调查的更仔细些:“也是运道。当年福利院的院长陈女士,是个非常有涵养的女士。她做的是慈善,工资全都补贴进去了。应该也是耐心教导过孩子的,可你知道,有些孩子听,有些孩子不听……只是我家这个,特别听便是。并没有单独教导她,但她却是学的最好的。”
大家也都理解,福利院教孩子有教养,其实是为了孩子能被好的家庭收养。而有意思的是,自家这孩子从来没有说主动要求被收养过。
这些不能问,他也不打算告知别人他调查的真相。
他就说,“这孩子之前的表现,大家都看在眼里。这是多亏了老师们的教导!是a大给了这孩子自信……”
这么理解也不能算错!以那样的条件能自己考进来,这足以给人以自信的。
所以,站在他们面前的女儿,是谁看了都觉得很不一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