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8章 大锤元年七月

因为左良玉的不战自溃,以及锤匪哨船不断的抵近南京,这些消息都是瞒不过的。

南京城内混乱一片。

有些士绅也不愿意在南京城内待着了,他们不相信史可法掌兵能力。

从日渐增多的明军鱼肉百姓的案例而言,史可法甚至连那些能抵御锤匪的明军,都没有掌控在他自己手中。

否则那些士卒如何胆大包天?

南京越发的混乱起来,各种乱子层出不穷。

史可法也如愿以偿得到了一万斤的断肠草,甚至去亲自检查了一番。

他也知道断肠草不是单纯的一种药材,而是多种毒药材的混称。

这也能解释的通,这一车车药材形状是不一样的。

只等着锤匪围攻南京城时,他便派人向水中投毒。

说他引狼入室,不战自逃,随江掳掠,总之无恶不作。

到了南方,情况倒是反过来了。

打肿脸充胖子的十万人摆在南京城外,其实还真不叫什么密密麻麻。

但是城内根本就没有这么多的守军。

以此实现江防、城防相互结合的防御体系。

城内守军见锤匪人多势众,且杀气腾腾,个个心惊胆战。

赵之龙从来都没有像史可法那样盲目自信。

大锤元年七月一日,兵围南京。

随着炮声轰隆,城墙上的百余门火炮纷纷发力,开始向城外的锤匪发炮。

沈廷扬乘二舟,载米数百石,由淮安出海,数日抵天津。

可是按明朝永乐以后的两京制度,在南京掌握实权的三个人是南京兵部尚书、守备南京勋臣、镇守南京太监。

在辽东战事开启前,为了解决辽东粮饷运输的问题,中书舍人沈廷扬上《请倡先小试海运疏》,建议恢复元代朱清所开创的海上漕运。

但大多是临时招募的壮勇。

他就盯着一门火炮,不说打一炮之后需要等待的时间久,才能恢复到打下一炮。

可是想要守住南京,必须控制长江。

但黄得功却是不这样想,他看着城外撤军的锤匪士卒,倒在地上的都没见到。

操炮的士卒甚至都没有判断是否进入射程,就听着史可法的命令,慌忙填装发射。

而且贺今朝也得到了消息,明军将领多是往镇江逃跑,而左良玉更是奔着杭州的方向逃。

贺今朝吩咐了一句,便带着人打马往营寨走。

他将《海运图》进呈崇祯,崇祯命造海舟试之。

南京城有今日这种局面,全都是左良玉一人所致。

当然其中不缺乏被官军给逼反的平明百姓,想要加入锤匪后,还有银子赚。

同时派出三千人驻扎在城外雨花台,互为掎角之势。

他麾下空有二十万大军,却不肯抵御锤匪。

他发现明军士卒许多连盔甲都没。

每个藏兵洞可以藏百人左右,但现在史可法手头也没有兵可防。

而且在防御上,除了外城,还有京城、皇城、宫城四重城墙。

一帮反贼,能有什么见识?

至于供货商是谁。

要不是他们跑得快,那就是个死。

尤其是当太平门出现锤匪时,他得把重点兵力放在那里。

南京城高大、坚固,规模极大,全城周长近百里,有十三座城门,各个方面都超过了武昌,为六朝古都。

而淮安自古就是南船北马交汇之地,属实是中国运河之都。

对于大明而言,南京是江南地区的政治中心,这里也有一套成熟的班子。

史可法又请魏国公徐弘基组织乡绅负责城中治安,以及帮忙协助守卫南京。

城中守军根本就分辨不出来,贺今朝手中到底多少精锐士卒。

但是史可法认为兵力不足,自是要以南京为最终防守地点,保证陪都不被贼子所得,不可再次分兵。

史可法在应对外锤匪的攻势,且细心布置妥当后,自是要全力办妥皇帝的命令,大量粮食在淮安装船出发运往天津。

此时围攻南京的锤匪士卒并不多,只带了不足四万,那一万多人则是分别驻守从河南到湖广的各个要点。

他们只能看见江面上战船遮天蔽日,一眼望不到边,如此骇人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