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阿巴泰身死的消息还没有传到周延儒这一派的明朝官员身上,自然也不可能把功劳揽到自己身上,叫朱由检再高兴高兴。
反倒是吴国俊接到消息后,兴奋的在皇宫内挥舞着双臂。
这种陪着朱由检的苦闷日子,终究快要结束了。
就大明皇宫这个破地方,他还真不愿意待着,既是困住朱由检的牢笼,何尝又不是控制住他的牢笼呢?
倒是因为中风一直默默观察吴国俊的杨嗣昌,突然流出眼泪来。
看着靖辽侯如此兴奋的神色,他知道贺今朝距离大明京师越来越近了,或者说在战场上取得了极大的胜利,压制住了清军鞑子的入侵。
杨嗣昌又尽极大的努力侧头看了一眼崇祯,他依旧在御案后面孜孜不倦的批阅着奏折。
大明京师内已经出现了粮荒,吴国俊开始往外放一些贫民百姓,免得他们在城内互相吃掉对方。
豪门大户还能再坚持坚持。
但是风向已经一变再变,自从知晓贺今朝率军出发的消息,便传出西北锤王那个大反贼正在登陆山东。
当去年冬天孔有德死于锤匪之手,便再次传出吃人的妖怪向着山东前进。
陕西第一贼已经进入临清县,占据了济南府,最终抵达天津大沽口。
不日陛下就将抵达自己忠实的京师!
此举谣言让京师的高官以及勋贵们紧张了许久。
他们纷纷拿出早年间从孙传庭那里买来的蓝色布料。
锤子早就在旗帜上绣好了,时刻准备把锤匪的旗帜挂在门前,就怕被误伤。
可惜谣言终究是谣言,左等右等没有等到锤匪的大军。
为了避免暴露,又命令家仆把旗帜收好,待到关键时刻备用,千万不能叫旁人知道。
即使大家心里都有这种心思,但只要死不承认,那咱还是大明的忠臣良将!
真到了这个地步,他们反倒有些纠结锤匪队伍什么时候来?
这种被军管的苦日子,他们何曾受过这种委屈?
甚至有人谋划,等着锤匪来了,就告靖辽侯吴国俊一状,要不是他拦着,咱早就弃暗投锤了。
京师内部的各种谣言满天飞。
这种消息当然会传到崇祯耳朵当中,但是他却很难相信这种消息,吩咐锦衣卫同东厂好好处理即可,尽量配合吴国俊维持京师的治安。
作为皇室的核心心腹,他们也不敢违背吴国俊的意思。
如今的大明,手底下有兵的才是真正大爷。
洪承畴当不了立皇帝,靖辽侯还当不了吗?
谁要是搞不清楚眼前的形势,被吴国俊下令砍喽,那也是白死。
真以为侯爷他不敢杀国公啊?
在山东的清军,已然成了溃败之势。
大军分作数路突围,少数趁着李定国未曾收缩防线,跑出山东与明军开始各种各样的作战,一路奔逃,由屯齐率领。
另外一部分则是跑到了海边,在此地收集船只,想要从海上逃跑。
因为大将军的儿子岳乐就是前些日子从此地乘船先行离开,返回辽东去报信的。
这件事许多清军还是知道的。
剩下的便是图尔格率领的殿后人马,这群人直接杀进顺军的地盘,于是遭到了前后夹击。
但总体而言,还是顺军最不占据优势。
这帮想要活命的清军鞑子,发了狠不要命的冲破顺军的阻拦,奔着鲁东的方向前进,也想着在蓬莱等地乘坐海船返回辽东。
走陆路怕是真的不行,及其容易被锤匪给堵死且消灭。
图尔格等人认为,只要他们搞到了海船,锤匪就必然没有什么法子追击。
他们哪清楚郑芝龙、贺启同这些海军早就被指派有各自的任务。
看似是求生有路,实则是生路早就给他们堵死了。
随着清军的不断深入山东境内,锤匪也在不断的深入山东腹地。
此举搞得李自成极为不爽快,但又无法率先撕破面皮,因为眼前的形势,对他不利。
牛金星建议顺王先隐忍一段时间,再想法子找回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