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赦手里最不缺的就是古董,贾政书房里也摆了几件。娘仨拿了十来件出来,由着外面的人估了一回价后,发现还有个小缺口时,娘仨就谁都不乐意再往外掏了。

户部的官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又催了两遍,贾母才叹了口气的叫鸳鸯取了一件早年荣国公从前朝皇室那里得来的一只粉玉双层镂空雕花香炉来。

这东西藏的深,这还是头一回叫人看见呢。此时一拿出来,外面等着捡漏的各家铺子管事们就竞相出价,最后还是九爷的铺子财大气粗,用一两八千六百两的价格将东西抢了过来。

再有一个来月就是太后的生辰了,这东西当成寿礼呈上去,即有排面还能叫大家都知道这玩意价值几许。

值了。

那管事亲手捧着这支香炉送到九爷跟前,九爷也当真喜欢的紧。左右看看这才捧着装香炉的匣子进宫找宜妃去了。

老太后亲自抚养了五阿哥,宜妃为了儿子苦学蒙语,蒙语学成后见天的去老太后跟前奉承。时间长了,宜妃也成了宫中所有后妃里在老太后那里最有体面的那个。

老太后看着对所有皇子阿哥一视同仁,但有了什么好东西也都紧着五阿哥和宜妃。说不定将来老太后没的那天,她的这些贴己私房也都会留给五阿哥。所以在九爷看来,送这东西给老太后不亏。

至于为什么不是他送,不是五爷送,而是宜妃送,这也是九爷的考量,此时倒也不必细说。

说起来,若不是国库缺银子,这些个好东西估过价后就会送进国库。如今为了银子当场转手,也是不得已为之。只是谁都没想到九爷脑子转的这么快,圣旨一下来,他就想到了。想到了如何捡漏的同时,还不忘跟主事的四爷进行友好沟通,卖四爷一个人情。

四爷出身皇家,又管着户部,自是知道不少猫腻。这些东西一但进了国库,不定什么时候就破了损了,或是被人以次充好,对假乱真的换掉了。当场换成银子,绝对是减少损失的最有效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