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康熙还担心别人把这技术学了去,如今毫不犹豫说要交给曹寅,可以看出在他心里从未想过曹寅会背叛。

有人开始怂恿:【王,去曹家抄家吧,绝对能抄出几百万两银子。做生意有什么好, 还是抄家来钱快。】一次几百万两, 来个一两家就足够了。

【对, 还有他的姻亲李家,这家也有钱。孙家现在估计不行,要等几年。】

【你们怎么就知道盯着曹家,难道忘了还有一个地方有钱吗?盐运使啊。都说一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盐运可不简单,一年不得上百万、千万。】

古代盐运可是官家生意,让谁做不让谁做不过是一句话的事儿。为了这‘独门生意’走后门送礼那不是常事。

清代的巡盐御史可不是一个人,根据资料显示,两淮、两浙、两广、长芦、河东、福建各有一人。一个人不用多一百万两银子那就是六百万,可比曹家多多了。再说曹寅现在才刚起步,曹家除了欠债未必有后世那般奢侈大胆。还是抄盐运的好。

胤禛满头黑线,这都什么跟什么,还比较起来了。他们说得好听,抄家是那么好抄家的?总得要有正当的理由。总不能就因为人家这个位置很容易‘赚钱’,他就说别人家产来路不正。

思绪间就听康熙说道:“朕记得曹寅有个妹妹年岁不小了,正好指给太子做个格格。”

曹寅是包衣旗,他妹妹自然也是包衣,他记得去年还是什么时候曹寅还上了折子说想免选,也不知现在嫁人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