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之人坐在角落里,连讥带讽夹枪带棒,说完之后还举起酒壶往喉中自斟,仿佛嫌脏了嘴一般。
喝完了酒,他斜斜一靠,笑着道:
“各位怎么不想想,北疆之重,尔等背得起么?”
方才说定远公不该兼领丰州都督的那人站了起来,大声道:
“杜少卿,我方才不过是担忧国事,你……”
大理寺少卿杜明辛咧嘴一笑,一张清俊脸庞上满是讥讽之意:“你自可再冠冕堂皇几分,绣面堂的戏都没有你这脸色精彩,哈哈哈哈哈。”
那人离座走向杜明辛,要与他理论,被左右之人奋力拦了下来。
“够了。”
一声重喝从主座上传来,似乎是眼见水廊之上原本缥缈出尘之气荡然无存,于崇的脸色也难看了起来。
“诸位可还记得自己身份?此处乃是于府,我要宴请之人乃是镇国定远公,何时国公家事也成了我于府花宴上的谈资?何时我于府成了毫无风度公然讥嘲他人之地?”
那人悻悻坐了回去,杜明辛还是在笑,仰头酒又喝了一壶酒。
于崇看了杜明辛一眼,又移开了眼。
京兆杜氏可上溯至汉一朝,西晋时镇南大将军杜预声名赫赫,到前唐时更是出了凌烟阁功臣杜如晦,乃是天下皆知的仕宦世家,可惜唐亡之后藩镇乱战数十年,偌大中原你方唱罢我登场,杜家子弟因家族声名被迫与各路乱军周旋,终究还是受了牵累,开国时修订《大梁世家名录》未将京兆杜氏列入其中,即使又有杜悰、杜让能接连官拜相,京兆杜氏也终究再未回世家名录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