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坛轻碰,谢引之喝着酒看向窗外的明月,脸上笑意不减:“从前在寺里每逢中秋就有人送蒸米糕,我一面想着不可为外物所移一面年年盼着中秋,六岁时我得了米糕一面吃一面哭,哭得恩师将他的米糕也给了我……自恩师去后我也再未过中秋,多谢明女史挂念。”
明视站起身,移步到了窗前,仰头看着明月高悬,她静静道:“我从前不喜中秋,秋日事重,父兄难回,我有个跟在父兄身边的阿姊倒是总给我寄些古怪东西,那时觉得阿姊实在淘气吝啬,每次她回来都要与她闹的,其实是以为一家人能如这月,纵有阴晴圆缺,也总在穹宇。如今才知道……是我错了。”
两个失家之人一同看着月亮,谢引之忍不住转头看向明视,看见月光照在她的脸上。
映出了一条细细的流光。
是泪痕。
不知何时,两人只有一臂之遥,谢引之看见自己缓缓伸出手,抓住了明视的湖蓝色的衣袖。
“明……明视,莫……”
一个在佛寺中长到二十岁的人又如何知道该如何安慰一个在哭的女子?
竟是完全不知该说什么?明月当前,他一腔诗意散尽,连言语也空乏,只怔怔看着抬手擦去了泪痕的女子。
在这一刻的明视与寻常截然不同,仿佛柔婉言笑都是虚假,只有抬手去泪的那一瞬如覆寒月般的冷漠是真。
明视转头看向谢引之,又看了看谢引之抓住自己的那只手。
“酒食之妙,锦罗之美,财帛之隆,权势之盛……谢郎君,你为何不说女色之惑?是你没想过,还是你没经过?”
谢引之匆忙要松开那只手,却被一只手按住了。
明视的脸上带着笑:“谢郎君,不入世,如何出世?”
那只素白的手抬起来,抓住了谢引之的手臂。
谢引之想要挣开,可他的手却也抓住了女史细瘦的手臂。
裹在轻罗之下的臂膀纤细温润,仿佛带着一点月色凉意的暖就在掌心,让人握住之后就不想松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