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与归当然不可能让记者打扰自己,她太忙了,没空接受采访,也不想给自己带来多大的热度。

虽然自己是受害者,但对于原主来说,被注射毒品这件事就是心里的伤疤。

原主肯定不愿意自己心里的伤疤在大众面前揭开。

而且,荀晔毕竟是一中曾经的学生,荀天垒也是一中曾经的校董,那些记者,谁能保证就一定是有职业操守的呢。

有职业操守的,可能就只会问:“这段时间的经历,你是怎么撑过来的。”

写个心灵鸡汤的文章差不多就得了,把她的身份给抬高夸大一些。

那有些没有职业操守的,说不定就要刨根问底,问“为什么一中会有这样的校董,你作为一种的老师你为什么不举报,为什么学生能这么猖狂。”

这种莫名其妙的问题,年与归并不想听见。

她不需要热度。

因为自己现在的账号已经涨到了三千多万,微博的粉丝也到了五百多万,比很多的小明星都要有名,虽然她的微博最新一条仍然只是,谢谢大家,我很平安。

那些热度她不需要也不想要。

热度能带来一时的关注,带不来长久的繁荣。

年与归的年纪虽然在归墟才刚成年,但对于人类来说,她已经活了很久,且不会死亡。

所以这些东西对她来说如过眼云烟。

也有当地的一些企业,为了感谢年与归把荀家弄下台,给他们这些清清白白的企业带来了生机,说要给她买套房,但仍然被年与归拒绝了。

原主一直信奉的是做事脚踏实地,干什么都要靠自己的双手。

这是园长妈妈和原主说的话。

时间弹指一挥间,很快就到了十二月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