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亲信站在堂中,也跟着大骂这帮叛逆。全然忘记了,当初东海王上门拜访时候众人谄媚奉迎的姿态。
世子王玉堂道“可是父亲,今次兖安那边传来的消息,说韩常文等人举兵所列的罪状,其中之一就有大肆刑狱,逼凌良民……”虽然没直接点出王尚书的名号,但也差不多了。
王尚书阴沉着脸“前几个月收到了银两可都藏好了?”
“已经安排船只,快船运回南方的本家,过两日就能抵达了。”
王尚书点点头,“将银子收好,船也先不必回来,痕迹收拾干净就好。”反正郝侍郎和使节团都已经死光了,没有了证据,谁能查到他头上。
又吩咐道“再给本官起草一封奏折,就是要求朝廷对叛贼严惩不贷,重兵围剿的那种。”
众人商议着下一步动作。
门客之一的彭越明静默地听着,终于忍无可忍,开口提醒“大人,刀兵之危近在咫尺,还有时间讨论奏折吗?”
大堂内间沉寂下来。
王尚书脸色更阴沉了,“越明你如此危言耸听,是为何故?”
彭越明郑重道“大人,从东海国所获银钱数额巨大,账目必定遮掩不住,锦麟司只要查探就可知晓此事。”
一个门客反驳道“遮掩不住又如何?没有真凭实据,难道朝廷还能无端给门阀世家定罪吗?”王氏是天裕的顶级世家之一,不逊于韦氏。上次韦氏干出造反的事儿,都只是交出了一半权利,明哲保身。他们王氏此次说到底,不过用人失误,贪墨了点儿银钱,能有什么大事?
彭越明朝着高座上的王内荣拱了拱手,语重心长“大人所思固然很好,但臣听闻,朝中贵妃行事,素来肆意妄为,未必肯忍下这口气。而且此一时彼一时,经历祭天祈雨一事后,贵妃在朝野声望大涨,已经不是当初面对韦氏的情形。依属下所见,此番就算没有罪证,也难保平安。”
王尚书犹豫起来“那按照越明你的意思……”
“请尚书大人和世子即刻启程,离开京城,乘船南下,返回江都郡。如此可保王氏基业无忧,否则只怕性命堪忧。”彭越明斩钉截铁道。
江都郡是王氏的大本营,经营了几百年,地方官员几乎都是其门生故吏,还有数万精锐私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