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页

说着,她用空出的那只手抓住阿妈的胳膊,直接拉人走。

周高氏一直走到食堂都气呼呼的:“你干啥呢?你还真当你是供销社的售货员,眼睛长在头顶上也有人求着你买东西?多讲讲,说不定人家就想买了呢。”

周秋萍从善如流:“你看谁家三伏天里办喜事?结婚买被单,起码也要等立秋天凉快下来吧。到那会儿才能卖出价。”

周高氏恨恨道:“你自在哦,我看你到时候卖不出去怎么办!”

周秋萍的目光却叫包油条的报纸吸引了。

现在她跟阿妈中午基本不回食堂吃饭,都是早上买好了带着,中午再问人讨一搪瓷缸热水就着吃。像油条、煮鸡蛋这种,大夏天的也不怕凉肚子。

她伸手指着浸渍油光的报纸给阿妈看:“哪要怎么办?你看看,二月份上海火柴厂的火柴压在仓库里卖不出去,三月份上海试点搞物价闯关,调整了280个商品零售价,当月火柴一售而空。这说明什么?说明大家很快就会囤货。”

周高氏不以为然:“那是大上海的事,那么远的地方,跟我们有什么关系。”

周秋萍不假思索:“上海是不是全国风向标,上海流行的东西,是不是很快就会流行到咱们这里来?”

这回周高氏没话说了。因为在她看来,上海过来的东西就是又洋气又好的代名词。

周秋萍趁热打铁:“你再看这段话,五月份开始,全国中心城市和其他肉类食品以70的幅度上涨,其他中小商品迅速跟进。你想想看,这个六月份肉跟鸡蛋是不是一天一个价?说明什么,有人买才能涨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