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页

虽然他们不太会干农活,虽然他们享受着一流的生活,但这些也不是他们个人所能决定的。况且,当战争打响后,养尊处优的他们也没退却,而是主动参军走向了战场。

周秋萍清楚地记得,卢振军走的时候还送给自己一本包着软塑料壳的笔记本和一支英雄牌钢笔,就跟她说了一句话:“我要去打仗了。”,然后又叮嘱她阿爹,“秋萍成绩好,要继续上学,要上高中。将来说不定可以推荐上大学。”

否则阿爹那样重男轻女的人,怎么可能还会让她读高中?早就喊她回家下田挣工分了。

只可惜她没能考上大学。

卢振军也没活着走出战场。

跟他一批走去参军的知青,后来回过下河村怀念自己的青春,他们说卢振军在战场上牺牲了。他爹妈只有他一个孩子,听到消息的当天就一夜白头。其实作为独生子女,按照政策,当初他都不必下乡。可他还是来了。前前后后加在一起,到死时,他有10年时间基本上都没跟爹妈待一块儿。

周秋萍听说这事也掉了眼泪,比自己高考落榜还伤心。

他知道枪炮无眼,他完全有更稳妥也更安全的选择,可他还是义无反顾地上了战场。

他是个少爷,也是个兵。

现在,自己以为已经牺牲了七年的人,站在自己面前,笑眯眯地问自己:“你不记得我了吗?”

周秋萍脑海中就一个念头,果然大白天不容易见鬼。碰上鬼,就应该是这样的月黑风高夜。

她赶紧甩头,强行抛开自己的胡思乱想。哪儿来的鬼?地上都有影子呢,不会是鬼。